"香港海鸥型菌"作为一个新发现的细菌属,可能是近20年来发现的首种可致人腹泻、甚至严重胃肠炎的新病菌。由于该菌的感染可能与食用淡水鱼有关,广东省毗邻香港,又是香港淡水鱼的供应基地,就广东省而言,对其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研究:1.建立该菌分离培养及诊断技术平台,评价借助基因诊断技术进行快速检测的可行性;2.调查广东省胃肠炎病人中该菌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可能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3.估计广东省淡水鱼产品中该菌的污染状况,分析其可能来源及污染原因;4.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株遗传学和感染溯源研究,明确人源性和水源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人群感染与食用淡水鱼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间是否存在续发感染等。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结果,评价其潜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提出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快检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一种新发现的腹泻病原菌——"香港海鸥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新探索及感染溯源等研究
香港海鸥型菌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新发食源性致病菌-香港海鸥菌的检测及危险性评估研究
小儿腹泻主要病原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