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近代自主型工业发源地,同时也是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热点之一,处在城市化前沿地带的工业遗产群正面临严峻危机。本研究以滨海新区工业遗产为对象,以解决当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错综复杂的问题群为目标,借鉴文化经济学和政策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设计、工业技术和工艺流程等理论与方法,探索跨学科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内容:确立研究对象和范围;梳理和深化遗产物质本体、非物质遗产、所处景观环境的现状、分布及历史发展轨迹,典型实例分析;与东亚工业遗产发展进行横向比较;建立近代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研究当代城市背景下工业遗产活态保护和促进城市文化振兴的策略途径。采用方法:文献史料分析;中低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摄影、人工测绘技术;数字化信息采集;数字化信息管理(GIS);记录保存非物质遗产的情报信息技术等。滨海新区将成为创意城市试验性尝试的典型案例。
摘要:对天津市全市范围内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工作,获得大量现状数据,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等重点案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于手机的智能感知技术进行更为详尽的信息采集。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利用GIS、BIM技术在全国、城市、遗产点等多个层面建立数据库进行信息管理,并利用数据库支持工业遗产历史研究和保护规划编制。针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总结国内外经验,通过问卷形式收集国内专家意见,2014年,课题组推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征求大众意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基于公司行业结构的哈尔滨跨区域联系网络分析
城市复兴视野下的吉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基于热舒适性提升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策略研究——以武汉为例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物流系统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 -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转型期我国近代煤矿工业遗产的历史研究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