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发生机理及防范机制研究——基于农户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26301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张利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廖卫东,罗昌瀚,宫之君,黄颉,王慧芳,钟丽平,郑云青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发生机理道德风险防范机制农户
结项摘要

Edible foo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ves, which quality safety has direct impact on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and life safet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quality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producders, cousumers,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s in the edible food markets, producers tend to use illegal pesticides, overuse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apply irrational filed management drived by interest motivation. Production link is the frontline of edible food supply chain, also the fundenmental link to guaranttee edible food quality safety, while farm household production behavior is the most critical human factor to form edible food quality safety.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 househol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ible food quality safety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inherent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moral hazar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edible food by farm households, by combining survey data and correspondant econometric methods. Further,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moral hazards by edible food producers from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and clarifys the obiligations and duties of goverenments,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s and farm households in preventing moral hazards, thus offering the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food quality safety of our country.

食用农产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由于食用农产品市场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质量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容易受利益动机驱使,发生违规使用禁用农药、过量投入化肥农药及不合理的田间管理等道德风险行为。生产环节是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前端,也是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基础环节,而农户生产行为是形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最为关键的人为因素。因此,本研究从农户视角出发,分析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并通过农户调研数据和相应计量方法,探讨农户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道德风险发生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探讨食用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并明晰政府、中介组织和农户等主体在道德风险防范中的责任和义务,为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项目摘要

食用农产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由于食用农产品市场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质量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容易受利益动机驱使,发生违规使用禁用农药、过量投入化肥农药及不合理的田间管理等道德风险行为。因此,本研究基于当前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指出生产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发生了道德风险行为。在当前食用农产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发生现状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分析了农户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借助“贝-斯”模型,从理论层面找出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半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找出显著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趋好,但也存在诸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爆出、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的过量施用、农户道德风险行为难以遏制等突出问题;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受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影响,其中内因包括追求利润最大化、机会主义倾向、农户行为的有限理性以及农户自律观念淡薄四个方面,外因则包括市场机制、政府监管、社会发展、产业组织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及不足。具体而言“非农收入占比”、“食用农产品质量关心情况”、“‘三品一标’认证取得情况”、“个人声誉或信用看重情况”、“购销合同签订情况”及“投入品控制制度执行情况”6个变量负向显著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同时,非正式制度特征中的“道德观念约束力”及“村规民约制定情况”2个变量负向显著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最后,课题从经济、社会、制度、法律四个视角指出当前我国防范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政策重点,并从政府层面、农业合作组织层面及农户层面分别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课题研究结论和具体政策建议将为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张利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66302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7300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86300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7407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2604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批准号:6090406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公司+农户"模式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契约设计研究

批准号:7090103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浦徐进
学科分类:G0109
资助金额:17.2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供应链金融道德风险防范研究

批准号:7120204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善良
学科分类:G0211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农产品生产者质量激励因素识别与激励机制研究

批准号:7156303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浩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种植业保险中农户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的检验

批准号:7136304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赵元凤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