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年代的副溶血性弧菌(患者、食品、外环境分离株),共计171株,尽可能的代表副溶血性弧菌种群的多态性。综合使用DNA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大规模PCR验证、MLST、MLVA等研究技术,分析约300个基因或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而统计分析各菌株/菌型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种群结构。同时,通过比较各菌株的基因组组成,认识基因获得/缺失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尤其是毒力基因、基因组岛的水平转移),探究新菌型的遗传学特征,为副溶血性弧菌传染源(引起食物中毒)的追踪溯源提供有力的遗传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转录调控子OpaR的功能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AphB和ToxR在毒力调控通路上的作用
我国华东地区副溶血弧菌的遗传相关性和分子进化研究
临床与环境来源副溶血弧菌大流行株的微进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