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个放牧强度的野外试验结果,运用非线性优化技术,确定高寒牧场最大家畜生产力、最大利润等放牧强度。采用家畜生产力评价标准和优良牧草丰度评价指标,评价高寒牧场质量随放牧强度变化趋热,进而确定高寒牧场的不退化最大牧草利用率为45-50%。在该条件的约束下,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构造优化模型编制软件,获得最优畜牧业生产结构。该结构优化草场资源配置、家畜存栏和出栏结构,降低载畜量(26.4%),提高出栏率(28%),较传统生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一倍以上,且不会引起草场退人。提出了易于定量操作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定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稍强的恢复能力。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松嫩盐碱化草地水肥优化调控模式及其生产力提升机制研究
西部高寒草地生态风险预警与草地碳循环耦合研究
草地畜牧业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高寒草地不同层次土壤碳周转及其调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