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标签体系的利益主体行为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163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赵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红薇,刘颖,王东梅,蒋国斌,张毅博,钟绍卓
关键词:
行为机制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博弈论碳标签
结项摘要

Carbon labelling is a new mean for product communication, which is used to indicate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out product lifecycle in the form of a tag. The impliation of carbon labelling scheme may influence behaviours of both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by which consumer may tend to select low-carbon products with awarness of green consumption, as well as producers are potential to monit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o identify high carbon emissions scenario for energy saving, thu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this project will centre on behaviour mechanism of stakeholders rega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bon labelling scheme. Through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actors for the scheme implementation are studi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arbon labelling system. In addition, the possible strategic behaviours of manufacturers, consumers and government will be disucssed by means of gam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order to help manufacturers select optimal strategy to imporove cleaner production, help government formulate approprioate polices to incentivize the carbon labelling scheme, whilst enhance the consumer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reduce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ultimately mitigate crisis of climate change.

碳标签是一种新型的产品信息的沟通手段,通过标签的形式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予以标示。碳标签体系的实施会影响消费者及生产者的行为,所标示的碳足迹信息可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消费向导,选择低碳产品;可帮助企业监督生产过程中高碳排放的环节,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碳标签体系推行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分析实施体系的核心驱动因素与影响要素,为推动我国碳标志体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建立博弈情景分析,讨论企业、消费者及政府的行为变化,为企业推动清洁生产提供优化的策略措施,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碳标签实施政策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危机。

项目摘要

碳标签作为绿色消费的一种载体,旨在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以二氧化碳的总量进行标示并通过标签的形式传递给消费者,其应用是低碳、节能的量化表现,会对产品设计和制造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对社会绿色发展形成推力。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受居民异质性和社会交互的影响,对绿色、低碳产品会产生更大的需求。但目前我国还尚未开展和实施碳标签体系的标准认证工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相继建立碳标签准入制度,这必将对未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产生巨大冲击。本研究正是围绕上述背景对开展碳标签认证体系的驱动要素,以及在实施环节中对各利益主体,即政府、企业、消费者的行为响应和行为交互,以多个主体的视角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从政府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行业碳排放进行核算,并对各行业进行减排量分配后,设计出一套碳减排标识体系,用于对各行业承担的减排义务和减排类型进行划分和认证,以帮助各行业提高减排效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预测了碳标签认证体系实施后其行为可能的变化,明确了蕴含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式。利用博弈理论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清洁生产技术在减少生产环节碳排放的同时达到更好的经济绩效,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目标“双赢”。同时帮助政府选择出最优的市场政策工具,如直接补贴,企业税收减免等,引导企业的节能减排活动,最大可能地促进企业实施碳标签认证制度。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探究消费者对碳标签产品的认知度、购买以及支付意愿。通过将实证研究中的显著相关因素进行提取,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出消费者购买碳标签贴付产品的预测模型,鉴别并验证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选择是否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上述各利益主体行为的深度剖析,本研究以期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产品标识体系,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推广以碳标签认证为主体的绿色产品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赵锐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57152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202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294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70414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212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8770054
批准年份:1987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271057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7.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0415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215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森林旅游核心利益主体的相关碳补偿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西省为例

批准号:4136103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立国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GERT的"主制造商-供应商"主体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

批准号:7100204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陈洪转
学科分类:G0201
资助金额:18.2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异质性主体行为的产业集群低碳演化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批准号:7127115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范如国
学科分类:G0107
资助金额:5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多自主体系统的集体行为与控制

批准号:6080404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刘志新
学科分类:F03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