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天疱疮(PV)是危及人类生命的大疱性皮肤粘膜疾病。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除了自身抗体的致病作用外,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也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在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令人感兴趣的是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IL-10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的表达相反,这种同一细胞因子在同一疾病中的表达不同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目前国际上有研究发现B细胞除了通过产生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正向致病作用外,还存在一群以分泌IL-10为主的调节性B细胞(Breg),在免疫应答中发挥负向调节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自身调节的一种补偿。Breg在PV中的功能如何?是否通过产生IL-10发挥作用?其与效应性T细胞、致病性抗体产生之间有何联系?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此方面进行序贯性研究,丰富和完善Breg的作用机制,寻找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背景:天疱疮是一危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粘膜疾病。其中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除了正向致病作用外,其负向调节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揭示。为了更好地探讨调节性B细胞(Breg)在天疱疮发病中可能的调节机制,本研究对天疱疮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reg的数量和功能进行研究,以揭示了CD19+CD24hiCD38hiBreg在天疱疮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临床上收集天疱疮患者的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Dsg1、Dsg3抗体滴度、亚型,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明确Breg的免疫表型,流式检测天疱疮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中Breg的比例及产生IL-10的能力;PBMCs中去除CD19+CD24hiCD38hiBreg后检测细胞上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产生;FACS分选出CD19+CD24hiCD38hiBreg,将其与CD4+T细胞共培养,检测CD4+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另外,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CD4+ T细胞在B细胞的活化、抗体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天疱疮患者特异性抗体滴度和疾病的严重度相平行,急性期患者以IgG4亚型抗体为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CD38hiBreg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CD19+CD24hiCD38hiBreg对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无影响;正常人中外周血分选出的CD19+CD24hiCD38hiBreg能有效抑制CD4+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而患者的CD19+CD24hiCD38hiBreg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经重组的天疱疮抗原蛋白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反应性CD4+ T细胞转移至TCR b-/-的小鼠后,可直接活化B细胞,产生IgG1亚型的致病性抗体。.结论:天疱疮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reg比例显著增加,但其功能上对Th1型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丧失。另外,天疱疮致病性抗体的产生可以直接通过CD4+ T细胞的辅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寻常型天疱疮免疫遗传机制研究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体产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IL-21参与调节寻常型天疱疮患者Breg功能异常的机制研究
寻常型天疱疮中dsg3诱导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