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干细胞的存在是子宫颈癌耐药、转移、复发的根源,目前尚缺乏彻底清除子宫颈癌干细胞的药物治疗手段。端粒酶的过度激活是正常子宫颈干细胞癌变的关键因素,与高危型HPV编码的E6蛋白对hTert基因启动子的异常激活及E6与hTert的蛋白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利用GRIM-19瞬时转染子宫颈癌干细胞后,其端粒酶活性显著受抑,hTert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并证实GRIM-19与E6具有蛋白的相互作用。推测GRIM-19很可能通过与E6的蛋白相互作用抑制了E6对hTert基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GRIM-19还可能与E6的竞争性结合封闭了E6与hTert蛋白的结合位点,阻碍E6对hTert蛋白的激活作用。本课题将探讨GRIM-19抑制子宫颈癌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机制,及对其生长动力学的影响,旨在寻求针对子宫颈癌干细胞的治疗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阐明了恢复GRIM-19的表达促进子宫颈癌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通过降低hTert蛋白的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而促进细胞衰老蛋白p21、p16表达的升高,并抑制细胞的增殖;(2)成功分离并鉴定培养了子宫颈癌干细胞:本课题组分离的子宫颈癌干细胞具有以下生物学特征:① CD44+CK17+;②对阿霉素、紫杉醇具有显著耐药性;③ 100000 个细胞接种裸鼠即成瘤;④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到肿瘤干细胞的特异相关基因:Oct-4, Piwil2, C-myc, Stat3 和Sox2。(3)体内、外实验证实了子宫颈癌干细胞中GRIM-19与16E6具有蛋白的相互作用。(4)角化细胞(Cornification)是鳞状细胞死亡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高危型HPV极有可能是通过所表达的癌蛋白抑制鳞状细胞的分化及扰乱细胞周期的正常调节而诱导子宫颈基底细胞的恶性转化。p63是调控鳞状细胞分化的重要基因,且是子宫颈癌干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识,本课题组已经明确ΔΝp63α是子宫颈正常上皮组织及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亚型,为后续课题的延伸奠定了基础。并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ΔNp63α在基底细胞中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促宫颈鳞癌细胞分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81272881),经费70万元。(5)本课题研究培养了博士4名(已经毕业1名)、研究生9名(已经毕业5名);发表SCI文章7篇,中文核心期刊26篇;参加国内学术交流6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 novel grey model based on traditional Richard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VID-19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双酚A暴露与学龄儿童肥胖流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GRIM-19靶向抑制子宫颈癌细胞p53蛋白降解作用的机制研究
端粒酶活性抑制蛋白LPTS的分子网络研究
靶向核仁素干扰并联合端粒酶抑制剂对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生长抑制的研究
肺癌干细胞分子调控及靶向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