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基本生物学特征为分化障碍、凋亡逃逸、增殖失控等,临床表现为未成熟细胞的异常增生。研究发现,不仅基因缺失、突变和重组等遗传学改变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croRNA等表观遗传学机制也不可或缺。本项目拟通过采用结合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第二代高通量平行测序技术的ChIP-Seq活体蛋白和DNA相互作用研究体系,将目标锁定在急性白血病M2亚型和M3亚型的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解析,及与关键转录因子或致病融合蛋白(PML-RARa, AML-ETO)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以期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相对全面地解析白血病的致病机制,并为临床诊断、预后发现新型的组蛋白修饰标识,同时将为通过表观干预等手段来有效治疗白血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ChIP-Seq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获取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白血病中异常转录因子PML-RARα和AML1-ETO融合基因的结合位点。从全基因组水平分别在APL和AML两种白血病细胞中获取了十数个组蛋白修饰位点,分别针对PML-RARα靶基因及AML1-ETO靶基因所相关的组蛋白修饰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的对接与分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淋巴瘤表观遗传学靶向治疗的进展
iREAD: a tool for intron retention detection from RNA-seq data
甜瓜SLAF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果柄长度主效QTL定位
小麦叶锈菌休眠与萌发夏孢子的差异表达
应用ChIP-Seq技术进行白血病异常转录因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
PcG蛋白对转录因子RBP-J转录抑制状态的表观遗传学记忆
以IPS作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后表观遗传学研究
利用CRISPR/Cas9靶向表观遗传学修饰技术研究IGF2在白血病干细胞中基因印记异常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