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更为严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的传播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抗生素耐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细菌耐药水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由于不加限制的抗生素滥用,导致我国细菌耐药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国外水平。本研究采用人群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卫生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角度,研究农村地区抗生素使用的类型、程度和影响因素,及抗生素耐药的程度和流行情况,揭示我国农村地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规律,以及不合理用药与抗生素耐药流行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健康水平,探索建立农村地区抗生素使用监测和耐药评价体系提供思路和科学证据。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的传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农村县、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对抗生素使用的认知和使用行为,研究农村地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类型和程度。并通过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在农村健康居民中的流行,研究抗生素耐药的程度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健康水平服务。本项目按照研究设计完成了所有研究活动。在山东省3个县,9个乡镇,18个村进行了医生的自填问卷调查,处方收集和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共调查188名医生,收集和分析10676张处方,问卷调查1014名农村居民,并收集其大便标本,最终纳入分析的标本共1000份。研究主要发现,总体上86%的医生了解抗生素使用的相关规定,并且能够遵守。仅1.05%的医生认为在患一般感冒时需使用抗生素,但处方行为分析发现,56.38%的医生给感冒患者开了抗生素。农村医疗机构平均抗生素处方率为39.12%,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分别为27.48%、28.54%和58.49%;平均抗生素联用处方率为18.41%,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型抗生素的使用率为47.40%。农村居民抗生素知晓率仅有26.80%,医生是农村居民获得抗生素知识的主要途径,且在选择抗生素药品时主要考虑医生的建议。约三分之一的居民在服用抗生素过程中有间断服药的行为,而大部分的居民则会在症状消失后停用抗生素。 78.47%的农村居民在感冒时会使用抗生素,且89.15%的抗生素是在村卫生室获得。农村地区抗生素耐药流行程度严峻,ESBL阳性率为42%,在所调查的18个村,ESBL阳性率差异显著,最低为21.57%,最高为63.79%。居民的生活行为习惯、环境因素、抗生素认知情况等均不是影响抗生素耐药产生的显著因素,而最近一年有输液行为和不规律使用抗生素是导致农村地区ESBL耐药流行的主要因素。截止到2013年底,本项目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篇,已录用待发表2篇,撰写SCI/SSCI文章2篇,待投稿。在国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1次。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通过本项目,课题负责人与瑞典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在抗生素研究领域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负责人做为联合申请人,成功申请到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瑞典研究理事会在抗生素及耐药性领域共同资助的国际重大合作研究项目1项(81361138021)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白念珠菌ERG3基因敲除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存量背景下学区空间使用评价及差异研究— 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
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卫生体系干预评价研究
农村婴幼儿肠道菌群耐药性特征及抗生素使用与食物抗生素残留对耐药性形成的影响
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竞争性评价及合理配置研究
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Markov模型构建及相关干预策略经济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