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视角的中国人口空间集疏地域分异与区域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7117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刘盛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振山,李洪省,何书金,戚伟,兰肖雄,李颖
关键词:
人口分布城镇化流动人口人口迁移地理信息系统
结项摘要

Since the opening and reform, a large scale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emerged in China, which has resulted in various territorial type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different regional problems and has caused extensive and strong effects on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s.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patial proces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tion and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regional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bases,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thu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territorial types of spatial migration. Three case studies are chosen to be conducted in Beijing, Dongguan and Zhongji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respectivel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high density urbanized regions, rapid in-migration peri-urbanized regions and rapid out-migration rural region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process, dynamic mechanism and regional effects of migration in different territorial types of migration. Then, this project would try to sum up a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 theory of migr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put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rational migration. In sum, this project may make academic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to the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大规模、高强度的城乡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导致出现多种不同的人口空间集疏地域类型和差异迥异的各类区域问题,对我国城乡及区域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强劲的影响。本项目从区域生态地理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等多维视角,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近20年来中国人口空间集疏过程的总体特征、各要素与人口空间集疏的互动关系,探讨人口空间集疏地域类型的形成机理与划分方法;并选择北京市、广东省东莞市和四川省中江县,分别作为高度集聚大都市区、快速集聚半城市化地区和快速疏减乡村地区的典型研究案例,深入调查和比较分析主要不同类型区的人口空间集疏过程、机理及区域效应,归纳总结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空间集疏地域分异理论,提出分类引导人口合理布局的政策措施,在学术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人地关系理论,在实践上为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大规模、高强度的城乡迁移人口,导致出现多种不同的人口空间集疏地域类型和差异迥异的各类区域问题,对我国城乡及区域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强劲的影响。本项目构建了1982-2010年四个时期全国分县市人口、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并结合案例研究,从区域生态地理基础、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等多维视角,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近30年来中国人口空间集疏过程的总体特征及影响机理。课题组已撰写2本学术专著,公开发表了14篇期刊论文(4篇SCI),6篇学术会议报告。研究发现:(1)“胡焕庸线”长期总体稳定,但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呈现“马太效应”式模式,而西北半壁则呈现“相对均势”模式。(2)提出了综合考虑人口净迁移、总迁移的人口空间集疏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将中国县域单元划分为6种类型,即大规模净流入活跃型、小规模净流入活跃型、大规模净流出活跃型、小规模净流出活跃型、平衡活跃型、非活跃型。(3)提出了人口集疏流模拟的修正辐射模型,发现中国城际的人口迁移流呈现从区域发射状流结构向长距离、大规模的流结构演化的基本特征。(4)分析流动人口在城市体系的集聚特征与市民化压力类型,发现其在少数城市集聚分布的极化特征,少数东南沿海城市或特大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流动人口市民化压力,而广大中小城市对流动人口的集聚能力较弱、市民化压力小,建议重点培育50-100万的中等城市和20-50万人的小城市,将它们作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点。(5)作为高度集聚大都市区代表的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增长已成为其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并形成了一个环中心城区的外来流动人口集聚圈带。作为快速集聚半城市化地区代表的东莞市,外来流动人口已占常住人口总规模的70%以上,但存在较显著的“经济吸纳、社会排斥”、以及本、外地人口社会空间隔裂现象。人口快速疏减乡村地区,人口流出有助于改善紧张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出现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等社会问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水文水力学模型及其在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水文水力学模型及其在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DOI:
发表时间:2019
2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户籍类型比较的流动人口城市落户意愿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户籍类型比较的流动人口城市落户意愿影响机制研究

DOI:10.13249/j.cnki.sgs.2021.02.009
发表时间:2021
5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DOI:doi: 10.31577/cai 2019 6 1301
发表时间:2019

刘盛和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97110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43300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57105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101010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7118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流动人口聚居区市民化空间分异与区域效应研究

批准号:4170115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美风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多维贫困的空间识别及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6102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潘竟虎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基于人口结构、地方预算与财富效应的多维视角

批准号:7147328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陈俊华
学科分类:G040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人口收缩区城镇化发展区域分异研究

批准号:4177118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盛和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