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防治流产方面独具特色与优势,妊娠期妇女母胎界面进行取材研究有悖伦理,对安胎的孕妇进行人类胚胎的研究也受到局限,故设计优化模拟临床SA的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候特征的自然流产模型,对用于筛选母胎安全的中药意义重大。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理论,运用多目标正交设计方法对肾虚-黄体抑制大鼠流产模型(病-证结合模型)进行造模药物(羟基尿和RU-486)的关系和配比研究,在确定最佳造模药物关系后,再次经过正交设计考察给药浓度、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的最佳条件,通过观察流产大鼠宏观表现并测定肾虚证候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孕鼠胎盘超微结构,以公认评价自然流产药效的指标:流产率、雌二醇(E2)、孕激素(P)、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为定量评价微观指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采用数学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从而完善肾虚-黄体抑制大鼠流产模型(病-证结合模型)制作的SOP,形成系统评价该模型的方法。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以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实验造模药物剂量为水平,按照肾虚-黄体抑制流产大鼠模型制作SOP,对不同剂量的羟基脲和米非司酮进行配比研究,确定各个指标实验重复次数,设计L9(34)交互作用正交表。观察模型孕鼠的宏观体征(形态、毛色、活动、纳食、大便等),每4天称重,并计入摄食量,以胚胎直径、流产率、左侧卵巢重量系数、左侧子宫重量系数、elasia检测血清E2、P、PRL水平,qrt-PCR检测胚胎组织ER、PR、PRLmRNA的表达为微观定量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权重评价。初步筛选出正交设计表中A1B2组合、A1B3组合、A2B3组着的优选配比。.妊娠期肾虚-黄体抑制流产大鼠模型,初步筛选出A1B2、A1B3、A2B3的优选方,通过阳性药验证试验确定优选配比,核心观察指标是胚胎直径和流产率,筛选的模型能够被药物证明有效的。为完善流产病证结合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补肾安胎中药的新药筛选奠定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肾虚证、脾虚证与肺纤维化病证结合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病证”结合的糖尿病(消渴)中医动物模型的系统评价与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糖尿病肾病肾虚证相关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