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的指导原则,它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一个名义锚,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政策工具提供一个可靠的参照系,并避免了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从非线性的视角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及应用问题,首先将货币政策规则与非线性计量模型相结合,检验和判断中央银行关注的货币政策反应关系是否具有非线性,然后理论探讨货币政策规则非线性的成因,从政策目标的非对称偏好、总供给非线性或总需求非线性等方面解释货币政策规则中存在的非线性,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本研究结合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和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货币政策、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以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经济运行状况,并为经济政策机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内生关联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支持。
货币政策规则是否呈对称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其政策含义在于央行是否对通胀、产出缺口以及汇率等波动作出非一致的反应。实际上,从理论角度解释货币政策规则非对称性的形成原因和从计量角度检验货币政策规则是否非对称,是当前这类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此,本项目围绕货币政策规则非对称性这一问题开展了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广泛研究。首先,在经济计量方法上就相关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的估计、检验及应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如区制转移内生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区制转移前瞻性泰勒规则的估计、检验和设定以及非线性非高斯状态空间模型的序贯蒙特卡洛估计等等;其次,在理论上从政策目标的非对称偏好、总供给非线性或总需求非线性等方面解释货币政策规则中存在的非线性,并通过一些经济计量方法(如广义矩估计、Hamilton弹性非线性推断方法等)检验和判断中央银行关注的货币政策反应关系是否具有非线性,进而发现我国央行对通胀缺口或产出缺口存在非对称性偏好;第三,在货币政策不稳定引起宏观经济均衡不确定条件下研究货币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DSGE) 模型及其开放经济模型,并结合DSGE模型和区制转移货币政策规则研究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影响关系,为经济政策机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内生关联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支持。此外,本项目也开展了一些原计划没有列入的工作,如针对宏观经济建模和政策分析的可靠性问题,对泰勒规则、经济周期测定以及通货膨胀预测等进行了实时分析;针对宏观经济数据的不同频率问题,对我国经济景气一致指数、经济周期、以及金融变量对GDP的可预测性等进行了混频建模和实证分析;针对金融资产波动率的时变性和相关性问题,对极差波动率构建了区制转移随机波动率模型,并基于马尔科夫Granger因果方法考察了国家金融市场间的时变波动溢出效应。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中国非线性、非对称性货币政策规则的识别与形成:理论模型和计量框架
参数和模型不确定情形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与计量经济检验
非线性财政货币政策规则:基于中国的模型、实证和政策引申
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建模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