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关于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经常有不同的发现。产生这些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阅读障碍的样本之间并不是同质的,有可能属于不同的阅读障碍的亚类型,而以往的研究者却往往没有对此进行区分。本项目将综合利用认知行为实验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快速命名缺陷亚类型、语音意识缺陷亚类型、正字法意识缺陷亚类型等研究者比较公认的三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亚类型的脑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揭示认知缺陷与脑的关系,为基于亚类型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障碍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申请人一直从事汉语阅读与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研究,曾在美国西北大学语言交流与障碍系留学两年,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在Neuroimage和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发表SCI论文各1篇。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个体在获得正常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一种持续性困难,主要指那些拥有正常智力、学习动机以及平等的受教育和社会文化机会,却不能正常阅读的个体。在学龄儿童中阅读障碍的发生率约为5%-10%,我国有3亿多的儿童青少年,阅读障碍儿童的总数估计约在1500万~3000万。阅读障碍往往会造成儿童学业成绩的落后。不仅如此,还会引起儿童的自卑、厌学等负性情绪,给儿童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针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不同类型的认知缺陷(形-音映射,形-义映射,语素缺陷)开展了脑结构(MRI)和功能(fMRI)的研究,共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5篇,这5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总和约为21(根据期刊的5年平均影响因子计算)。主要发现为:1)阅读障碍儿童主要存在形-音映射的缺陷,而非形-义映射的缺陷,形-音映射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右脑舌回和左脑额下回的激活不足。2)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素加工缺陷主要表现为左脑额下回(BA9,47)的激活不足。阅读障碍儿童左脑额下回在语素加工中的激活与阅读流畅性成绩呈负相关,而正常儿童呈正相关趋势,这可能表明,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正常儿童可能使用语素分解策略,而阅读障碍儿童可能使用整词策略。3)阅读障碍儿童在双侧的腹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和白质体积都显著降低,腹内侧前额叶传统上认为与记忆的提取有关,这些结果表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语音提取的障碍。更进一步,灰质体积和白质体积在阅读障碍儿童中表现出显著的相关,表明灰质和白质的异常反映的是相关的而非独立的缺陷。这些结果将帮助我们理解汉语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并为其诊断提供生物学标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书写缺陷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干预研究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一般知觉运动缺陷及其神经机制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缺陷及其感知和遗传生理基础研究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缺陷的内在认知和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