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藏区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6803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黄跃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才让多杰,杨林平,索南东智,侯秋凤,谢晓玲,熊炜,杨建斌
关键词:
安多藏区遗产保护民族建筑
结项摘要

This theory aims at the wooden constructing craft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s in Anduo Tibetan Area.The qualities of this kind of crafts in all areas are presented by magnitudes of on-the-spot surveys,from such perspectives as anthropology,ethnology,and religious studies,including scales of traditional wooden architectures,traits and rules of Damuzuo(refers to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constructing and Xiaomuzuo(refers to decoration and furniture)constructing,modules and dimensions,constructing processes,choosing and processing of wooden materials, standards and uses of concerned tools,and communications about related crafts between Anduo Tibetan and other nations and areas like Wei Tibetan,Kangba Tibetan ,Han nation and Hui nation.Besides,this theory also introduces what is about craftsmen,involving their processing traits,working conditions,inheritance via teaching,prevailing songs and formulas about crafts,and constructing processes ,rituals and customs they experience.Eventually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on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Tibetan constructing crafts,which,personally,is rich of practical guidance and academic value.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安多藏区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从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角度分析安多藏区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艺在各地域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联,主要包括传统建筑木构架比例、大木作构造特点与营造规律、小木作营造特点与规律、模数与尺度、建筑木作营造程序、建筑木料的选择与加工、木作工具的形制与使用、传统木匠的工艺特点、行业状况、师承关系、流传的匠歌和匠诀、所经历的营造过程、仪式与习俗等,以及安多藏区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艺与卫藏、康巴、汉族、回族等建筑木作技艺之间的交流情况。研究成果可为保护和继承藏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提供理论依据,为安多藏区传统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项目摘要

安多藏区作为地理范畴和文化属性的双重概念表述,具有多元文化共生、多民族共处的地区特点,在经过了历史上漫长的地方文化与自然地理条件相互融合,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特色,传统建筑的木作技艺作为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安多地区发展出自身的特点。发掘、保护、传承传统木作技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传承的另一种方式,也可为现代建筑建造提供前人的方案与智慧。由于在传承过程中缺少文字记载,绝大多数传承人都是口口相传,传统工匠已逐渐老龄化,安多藏区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艺大量濒临失传,本课题旨在探索科学记录、挖掘、整理和保存原技艺的系统方法。课题组对安多地区传统建筑形制、传统建筑木作技艺特征以及安多地区传统木匠、匠歌、匠诀及营造习俗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课题组分别对大量的安多地区传统民居与宗教建筑进行详细实地调研与测绘记录,绘制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图纸,总结出安多地区传统建筑形制与营造技艺的特征,并对其中的大小木作技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梳理出安多地区传统建筑木作技艺的特征。此外,课题组对安多地区多位传统木匠进行走访,广泛搜集流传的匠歌、匠诀与营造习俗,通过对传统木匠技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寻传统建筑活态传承的途径。在对本课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出版了2本专著,发表了6篇论文,并赴多地进行成果交流与分享。传统建筑的木作技艺不是僵化的遗产,而是活着的传承。对安多地区传统建筑木作技艺的研究,不是对物质遗产的简单记录,而是对其传统木作技艺的延续和传承,让其继续活态传承。对安多地区传统建筑木作技艺的研究,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技艺传承研究的有益补充。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2

近代租界城市日常空间生产与演化 以天津英租界休闲空间为例

近代租界城市日常空间生产与演化 以天津英租界休闲空间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1
3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4

紫禁城古建筑土作技术研究

紫禁城古建筑土作技术研究

DOI:10.13204/j.gyjzG20052404
发表时间:2021
5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DOI:
发表时间:2016

黄跃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闽台两岸传统大木作营造技艺及其传承研究

批准号:5110840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玉瑜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赣东北传统村镇聚落古戏台建筑营造技艺研究

批准号:5156804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飞进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匠作体系的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

批准号:5150820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成丽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传统营造技艺抢救整理的我国穿斗架分类区系与传承研究

批准号:5157833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乔迅翔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