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脂代谢异常受膳食结构、行为方式、基因表型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研究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上述因素对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但糖脂代谢异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膳食摄入后其代谢产物对糖脂代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膳食结构、行为方式、基因表型对糖脂代谢异常产生了什么样的交互作用?本项目欲在以往横断面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基于此的病例对照研究,围绕组间比较、横向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相结合,探讨回汉民族糖脂代谢异常的流行现状,比较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回汉差异,分析脂肪酸摄入构成、血浆游离脂肪酸谱、细胞因子及VDR基因多态性与糖脂代谢发生的关系,并通过横断面调查探讨基因-脂肪酸等对糖脂代谢异常影响的交互作用,以期探索糖脂代谢异常发生的分子学基础。相关问题的解决将对糖脂代谢异常的防治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宁夏农村地区25-74岁成年人群3394例横断面调查,发现代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糖脂代谢紊乱,其患病率回族高于汉族;回汉民族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否遗传背景与膳食结构对代谢综合征发生存在交互作用?本研究以横断面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回汉民族膳食脂肪酸摄入及血浆游离脂肪酸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回汉民族VDR基因组功能基因Cdx-2和 FokI多态性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回汉民族脂细胞相关因子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回汉民族膳食-基因对糖脂代谢紊乱的交互作用,四方面研究,以阐释回汉民族糖脂代谢异常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1612名农村居民的膳食摄入食物频率法(FFQ)数据和血浆脂肪酸水平评价人群膳食脂肪酸的摄入,认为膳食脂肪酸和血浆脂肪酸存在着相关关系。农村居民血浆磷脂脂肪酸代谢谱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C18:3 n-3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C20:4 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 C16:0、C18:3 n-3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C20:4 n-6和n-3PUFA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磷脂脂肪酸浓度较高,主要为SFA、n3/n6/n9不饱和脂肪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γ亚麻酸浓度低于对照组人群(P<0.05)。VDR基因BsmI BB基因型与血浆磷脂SFA(>Q75)存在交互作用(P<0.05),BsmI Bb基因型与血浆磷脂n3不饱和脂肪(>Q75)也存在交互作用(P<0.05),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分别上升至3.317倍和6.31倍。控制年龄、性别、民族后,GMDR提取出最佳模型,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包括VDR基因BsmI位点、血浆磷脂SFA和n3不饱和脂肪酸。控制年龄、性别、民族后,进一步证实BsmI、血浆磷脂SFA和n3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一阶、二阶交互作用。若个体的VDR基因BsmI位点为BB基因型,要注意控制SFA和(或)n3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防止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细胞因子中瘦素与hs-CRP、ANG3、ADP、FBG、TC、TG、腰围、WHR呈正相关,与HDL-C明显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从膳食和基因及其交互的角度,阐释回汉族居民糖脂代谢紊乱的原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临床表型的关系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
基于糖脂代谢异常致病机制研究肝病传脾的基因本质
游离脂肪酸介导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昼夜节律对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