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体缺乏严重限制了肺移植发展,目前评估肺脏供体质量的方法均需要在活体或有创的方式下进行,严重限制了供体来源和破坏了肺脏的完整性。呼出气中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痕量组份变化与慢性肺脏损伤相关,但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尚不清楚。本项目拟使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仪,对家猪呼出气中痕量组份进行分离分析,通过柱系统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的优化建立最佳的色谱分离方法,筛选出与肺损伤相关的呼出气组份;建立无心跳家猪肺移植供体模型,研究肺脏在无血供过程中,异常代谢产物在肺内的聚集以及相应的呼出气组份的变化,筛选出能够反映肺脏损伤的特殊呼出气组份,研究呼气中这些组份量的变化能否反应急性肺损伤的受损程度,并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家猪无心跳供体肺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后肺功能的改变、远期存活率和急慢性排斥反应状况,评估新方法预测供体肺损伤的可行性。为评估肺移植供体质量建立一全新的、更敏感和更简便易行的无创评估方法。
目的 传统肺脏质量评估方法多为有创操作且耗时较长。本研究将检测无心跳兔在缺血不同时间后呼出气中戊烷、异戊二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观察这些气体浓度变化与传统肺损伤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无心跳兔随机分为A-G组(n=8),分别为心跳停止后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和240min。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量呼出气中戊烷、异戊二烯和一氧化碳浓度;传统肺损伤检测指标包括:湿干重(W/D)比、丙二醛(MDA)浓度、肺损伤评分(LIS)和支气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气道压30cmH2O时肺容积(Vmax)、肺脏组织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肺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结果 A-G组呼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分别为3.89±0.91ppb、4.35±0.50ppb、4.61±0.67ppb、4.70±1.31ppb、4.79±0.80ppb、5.04±1.17ppb和5.52±1.79ppb;异戊二烯浓度分别为1.74±1.10ppb、1.63±1.07ppb、1.57±1.18ppb、1.05±0.39ppb、1.03±1.01ppb、0.89±0.32ppb和0.75±0.18ppb;戊烷浓度分别为0.78±0.38ppb、0.85±0.25ppb、1.49±0.49ppb、1.68±0.42ppb、1.15±0.36ppb、1.00±0.35ppb和0.87±0.25ppb。传统肺损伤指标随时间进行性加重,G组损伤最重。CO水平与传统肺损伤指标呈正相关,而异戊二烯与传统肺损伤指标呈负相关。结论 传统肺损伤指标进行性加重。呼出气中CO水平渐进性升高,异戊二烯渐进性下降,戊烷浓度在90min内升高,随后下降。CO浓度与传统肺损伤指标呈正相关,异戊二烯浓度与传统肺损伤指标呈负相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供体肺内DPP IV酶活性抑制减轻移植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供体来源的非经典型单核细胞调控肺移植后早期肺IRI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小鼠肺移植早期再灌注损伤中NETs作用的可视化研究
姜黄素调控转录因子活性防治肺移植肺损伤的疗效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