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公共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公共投资对中国私人投资和国内需求的拉动效果并不理想,经典研究对公共投资的这种效果也存在争议。西方公共投资研究体系是基于利息率的IS-LM分析框架以及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分解方法,由于中国利息率的行政调节特质和大规模国有企业部门的存在,因而并不适用中国,当前基于此类研究方法对中国公共投资的研究可能存在误导。本课题拟结合新古典模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发展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和国内需求的研究方法体系和实证模型,合理分解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针对公共投资的现状及对私人投资和国内需求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公共投资水平对私人投资和国内需求的效果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显著,中国严重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扭曲,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共投资的效果,以期推动我国公共投资体系的进一步改革与良性发展。
目前学界普遍采用支出法对国民经济进行统计核算,将国内总产出分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又可分为内需和外需,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外需就是净出口。内需即国内需求,其中消费包括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购买,投资包括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本课题组致力于研究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资本存量、教育、技术进步和国内需求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截止目前,相关成果发表核心期刊17篇。.本课题首先对我国公共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展开了比较详尽的研究。目前学界认为中国的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在当前投资率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面临很大压力,因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也受到极大影响。公共投资的一个主要投向是基础设施投资,为了反映我国目前公共投资的发展状况,我们以基础设施为对象,就我国在基础设施上的公共投资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发展现状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就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但去除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后,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私人投资主要受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这部分的研究成果我们分别在《世界经济》和《财政研究》发表文章四篇。.然后,我们主要研究了公共投资对教育投入、技术进步、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传统经济理论主要关注投资和资本存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现代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目前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式必然从传统上强调要素投入转向强调以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进步为基础的技术进步拉动的增长模式。因此我们更加关注教育、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分别从教育与经济发展、公共投资与资本存量、公共投资与技术进步三个角度研究公共投资对国内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这部分的研究成果我们分别在《教育与经济》、《财贸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和《财政研究》发表文章六篇。.最后,我们主要研究公共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影响。公共政策主要分为公共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我们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公共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讨论了如何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居民消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公共政策体系。这部分的研究成果我们分别在《税务研究》和《财政研究》发表文章七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产配置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的作用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日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体系的演变、特征及其启示
外部冲击、现金柔性储备和企业投资行为
JD-R模型、理论在行为安全研究中的应用及述评
企业引入私人股权投资机制研究
易地扶贫搬迁村公共品投资对扶贫效果的影响研究
公共风险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果的系统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