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播散综合征虹膜蛋白质组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084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卿国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兰,李琦琰,王晓贞,林仲,谢媛,荣世松
关键词:
分子病理质谱分析蛋白质组色素播散综合征
结项摘要

通过5年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①色素播散综合征(PDS)占到青光眼专科门诊人数的1.1%,这一数据远超预期,而且随近视人数增加而增多;②PDS初次诊断时并发青光眼的比例高达83%,具有高致盲率。上述研究内容在三篇SCI论文中发表。现已明确,PDS发生与近视和虹膜后凹有关,所有患者均有近视和虹膜后凹;但奇怪的是并非所有虹膜后凹个体最终都发生PDS,部分虹膜后凹个体随访5年并没有出现PDS。综合前期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假说:PDS是一种虹膜疾病,其后表面对机械性摩擦的耐受性降低;在虹膜后凹时,晶状体悬韧带与虹膜后表面摩擦导致色素上皮层组织结构破坏,色素颗粒从细胞内释放而致病。而对于虹膜正常的个体,虹膜后凹、摩擦并不导致色素播散。本项目拟通过对PDS患者和虹膜后凹的对照个体虹膜标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两者质谱变化和差异蛋白,并通过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明确PDS相关蛋白质分子和发病机理。

项目摘要

1. 研究背景: 课题组成员通过5年的研究与观察发现,同样具有虹膜后凹,仅一部分人发生虹膜后表面色素上皮层的破损和色素颗粒脱失,出现色素播散综合征(PDS)的临床表现,另一部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却不发生色素播散,并据此得出课题假说:色素播散综合征(PDS)患者虹膜本身存在问题,其对机械摩擦的耐受性降低,在虹膜后凹的情况下,后表面色素上皮层破裂、色素颗粒脱失并导致PDS;而虹膜正常的人,即便虹膜后凹,却不发生色素播散。. 2. 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采用蛋白质组研究方法,对PDS患者和正常捐赠虹膜组织进行蛋白质质谱研究和对比,寻找PDS与对照组虹膜蛋白质质谱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本课题的难点之一是PDS在临床属于少见病,收集病例有一定的难度。但课题组实施单位在国内属于重点眼科,有大量的病人可供筛查,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经过对1832例可疑病例筛查,在课题实施期间成功确诊PDS患者13例,并行小梁切除术,术中收集虹膜标本13份;为了与研究组进行对比,收集正常对照虹膜13例,同等条件下行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 3. 重要结果:本项目总结了中国人色素播散综合征的临床,并制定了相关筛查和诊断标准。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对13例PDS患者手术切除虹膜标本和13例捐赠正常虹膜进行了蛋白质质谱分析和对比,结果发现PDS患者和正常人虹膜组织蛋白质质谱分布上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PDS的发生主要与虹膜后凹的程度相关。. 4. 关键数据:临床筛查PDS可疑患者1832名,共确诊PDS患者13例,并成功实施小梁切除手术,获取PDS虹膜标本13份,为了匹配,共采用13例正常捐赠虹膜标本作为对照组。iTRAQ分析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取虹膜组织50µg,两组间蛋白质组分无明显差异。 . 5.科学意义: 两组间虹膜间蛋白质质谱分布没有明显差异,排除了假说的可能性,说明了两组间虹膜在结构上并无本质差异,PDS的发生更可能与虹膜后凹的程度有关。也就是说,部分虹膜后凹个体没有发生PDS是因为后凹的程度不够的可能性更大,这一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探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卿国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批准号:3050016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杨国锋
学科分类:H0907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肝脏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批准号:3146064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建珍
学科分类:C180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蛋白质组学铵盐干扰红曲黄色素合成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130155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周波
学科分类:C20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候演变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批准号:8110268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唐凤英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