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正确衡量我国企业的生产率。作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核心指标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前的研究尽管有一些进展,但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不够准确。我们试图先从宏观角度分解行业的生产率,即在控制因户籍等制度而造成的劳力和资本的要素扭曲的影响下,正确衡量因各类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的贡献度。.接着,再从微观角度考察不断深化的贸易自由化多大程度促进我国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我国,贸易自由化不仅体现为关税减免,更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加工贸易形式。那么,它们对我国企业生产率到底有何影响?如果有促进作用的话,量上又有多大呢?.进而,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在多大程度上又能促进我国的出口?制约我国企业出口的核心变量除了企业本身的效益(生产率)外,还有什么因素呢?具体地,企业本身所面临的信贷约束如在多大程度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呢?
本课题组研究项目《我国出口、信贷约束、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研究》于2010年度获得资助,现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先前定下的研究目标。原计划课题分三个子课题,拟发表3篇学术论文。现已发表10篇学术论文,超额三倍完成原计划目标。其中包括4篇英文论文,全部在SSCI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其中两篇在国际顶级一流期刊、位列世界前七大顶级期刊的《Economic Jour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上发表,另外两篇在国际核心期刊《The World Economy》上发表,1篇在在英文书籍中作为书的一章发表;五篇中文论文,全部在国内最顶级学术期刊发表, 分别是《经济研究》(2篇)、《管理世界》(1篇)、《经济学(季刊)》(2篇)。值得特别强调的是,项目主持人在世界七大顶级期刊之一的《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的论文是单一作者发表,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唯一在该期刊独立发表论文的零的突破!. 本人在《Economic Journal》 上发表的论文《Processing Trade, Tariff Reductions, and Firm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主要考察在考虑了加工贸易的特征后,中间品和最终品的贸易自由化如何促进企业的生产率。我们发现,由于加工进口是零关税,所以与其他国家发现的不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的生产率不如最终品大。但这两种关税至少贡献了14.5%的宏观生产率的增长。.在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上发表的论文《Exports and Credit Constraint Under Privat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该文是与Robert Feenstra与李志远授合作的成果。该论文主要考察当企业的生产率不可得时,银行如何设计一个激励相容的机制使到不同的企业得到不同的信贷支持。我们在模型中解释了三个导致出口企业存在信贷约束的原因: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出口固定成本、更长的收款期限、和更高的营业风险。通过运用我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的大样本企业数据,发现实证结果高度支持我们的理论模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贸易地理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
信贷配给约束下的企业家异质性特征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异质性与贸易福利效应:基于企业内销与出口交互视角的研究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及出口竞争力升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