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new century, the value-added of Chinese processing firms increases which in turn moves up China’s global supply value chains. Simultaneously, RMB experiences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This raise an important question: how does RMB exchange rate improve export processing firms' value-added? However, previous research rarely focuses on this important subject of the endogenous nexus between exchange rate variation and value-chain upgrading using Chinese disaggregated micro-level dataset. In this project we disentangle such nexus by examining product price changes, quality ladders movement, quantity variation, scope churning, and markup realization. We deliver structural estimations based on general-equilibrium micro-foundation theoretical model. We first investigate how exchange rate variation affect price, quantity, and markup to affect final good’s quality, which in turn boost the value-added of processing firms. Then we explore how exchange rate changes pass-through firm’s export price to the foreign destination markets and how it affects its markup realization, by carefully distinguishing the role of quality and quality-adjusted price. Finally, we consider how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affects firm's exporting scope by choosing high quality and hence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to export.
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附加值逐渐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不断攀升。同时,近年人民币汇率变动也在显著变动。但目前用我国的微观数据去系统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产品质量、产品定价以及出口种类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否带动了加工贸易国内附加值的改变?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附加值存在怎样的联系?这对学术理论和现实经济都重要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课题力求从出口品(进口品)价格变动、质量升降、数量扩缩、种类增减、成本加成变动五方面,通过理论建模、实证回归等方法来深入分析。首先研究汇率变动如何通过价格和数量、种类去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得以提升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附加值。其次通过仔细衡量分离出产品质量,研究汇率变动如何传递影响企业定价和成本加成; 最后从产品种类角度分析汇率变动如何影响出口企业出口种类,从而实现出口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
立项五年以来,本项目组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扎实推进研究进度,如期高质量完成了预期研究计划,并在学术创新、社会影响和教学育人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一是学术创新贡献突出。立项5年以来,总计出版中文专著5部,英文专著1部;发表项目相关的中英文论文30篇,其中中文论文21篇,知网被引用量达207次;英文论文9篇,谷歌学术被引用量56次。其中7篇中文论文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国内经济学顶级期刊上;3篇英文论文发表在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veloping Economies等国际顶级或一流领域旗舰期刊上,多篇论文被评为期刊最佳论文或年度领域十佳论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包括:加工贸易与成本加成、企业产能与我国结构性改革、多产品出口企业和出口质量、贸易政策与中美贸易摩擦、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及国际贸易与发展变化。.二是形成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力。项目组的研究多涉及贸易自由化、汇率制度改革等重大政策变革热点问题,其关于中美经贸摩擦和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研究结果多次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财办、财政部和商务部等领导的认可和采纳。在2019年北大百年五四“新时代新青年”纪念活动中,余淼杰教授更是作为全校两名教师代表之一入选,并在2019年9月作为国家杰青25周年优秀代表参加由李克强总理主持的高规格座谈会。.三是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在教学方面,始终把教学作为工作重点,为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和外国学生开设7门不同的中英文课程;所授课时超300多学时,授课学生达2000多名,曾获北大优秀教学奖等奖项;所编著教材《国际贸易学:理论、政策与实证》也为多所高校采用,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在人才培养方面,五年间共培养毕业博士生15名,硕士生30名;目前在读博士生4名,硕士生8名。已毕业的博士生赴丹麦奥胡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任教,并在国内外顶级一流的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进口竞争、成本加成与贸易利得:基于多产品企业的理论、机制和经验研究
定价延迟下企业产品质量决策研究
中国企业低价出口之谜:基于企业边际成本加成率的研究
出口企业集聚对产品质量提升影响机制:基于近邻异质性和企业内资源重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