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和青少年乃至成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治疗为本病主要治疗模式,但传统药物效果欠佳。最近发现新型药物喹硫平治疗TS时疗效稳定持久,而研究证明此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项目采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首发未治TS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治疗组和氟哌啶醇治疗组,每组各30例,并和正常儿童组(30例)相对照。观察期6个月。评定时点为基线、3个月末、6个月末。在每个评定时点三组均行静息态fMRI检查一次,主要观测部位为基底核。以耶鲁抽动严重程度总体量表(YGTSS)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及疗效,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估。通过分析治疗前后基底核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结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指标,探讨新型药物喹硫平对TS基底核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验证"TS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假说,为进一步阐明本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和青少年乃至成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治疗为本病主要治疗模式,但传统药物效果欠佳。最近发现新型药物喹硫平治疗TS时疗效稳定持久,而研究证明此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项目采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2例首发未治TS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治疗组和氟哌啶醇治疗组,每组各31例,并和正常儿童组(30例)相对照。观察期6个月。评定时点为基线、3个月末、6个月末。在每个评定时点三组均行静息态fMRI检查一次,主要观测部位为基底核。以耶鲁抽动严重程度总体量表(YGTSS)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及疗效,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估。本研究初衷为通过评估基线和治疗后基底核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结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指标,探讨新型药物喹硫平对TS基底核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验证“TS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假说,为进一步阐明本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所以研究的结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正常儿相比较,TS患儿基线脑结构和功能的特征;第二部分是治疗前后TS患儿脑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第一部分结果已经发表,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基于BOLD信号的fALFF值在如下脑区强于对照组:左侧梭状回(t=4.36, P<0.05)、右侧壳核(t=3.81, P<0.05);研究组患者基于BOLD信号的fALFF值在如下脑区弱于对照组:左侧额下回三角部(t=-6.13, P<0.05)、右侧额中回(t=-4.35, P<0.05)、左侧额上回(t=-4.51, P<0.05)、左侧枕中回(t=-6.13, P<0.05)、左侧罗兰迪克岛盖(t=-4.58, P<0.05)、右侧罗兰迪克岛盖(t=-4.28, P<0.05)。见表1。这些结果提示首发Tourette 综合征患者在一些脑区存在脑功能活动的异常,有助于揭示Tourette 综合征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二部分的结果已统计分析,文章在撰写中,结果显示新型药物喹硫平对TS基底核的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且神经保护作用越强,疗效越好,从而验证了“TS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假说,为进一步阐明本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数据资料,从而实现了本研究的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抽动秽语综合征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静息态功能和弥散张量成像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网络异常的磁共振研究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易感基因定位及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伴外周铁缺乏的多模态磁共振影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