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山竹子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是海南地区野生优势树种,该植物枝叶茂盛,其树皮纵剥后可再生。在民间,其树皮捣碎或受伤后流出的树脂均可用于治疗烧烫伤和胃肠溃疡,效果显著,其树皮和树叶水煎液用于降温退烧,有奇效。本研究小组对岭南山竹子树皮和树叶的初步研究(09年海南省教育厅基金)结果显示:多异戊烯基苯甲酮和异戊烯化Xanthones类成分是岭南山竹子树皮和树叶的特征成分和主要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还显示其树皮和树叶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另外从其树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异戊烯化Xanthones,该化合物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较强的毒性。本实验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其树皮、树叶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异戊烯基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研究其抗MRSA、抗肿瘤、降温退烧等活性,以期发现新的天然化合物和新药源,以促进岭南山竹子的开发、利用与规模化种植。
岭南山竹子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是海南地区野生优势树种,该植物枝叶茂盛,树皮纵剥后可再生。在民间,树皮捣碎或受伤后流出的树脂均可用于治疗烧烫伤和胃肠溃疡,其树皮和树叶水煎液用于降温退烧,有奇效。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岭南山竹子叶和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了其茎皮提取物对2,4-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小鼠的解热作用、烧烫伤作用以及多异戊烯基酮类单体成分抗宫颈癌Hela、乳腺癌MCF-7、胃癌MGC-803、肺腺癌 A549、结肠癌COLO-205细胞毒活性和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其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从茎皮中分离得到45个化合物,其中有26个酮类成分;岭南山竹子茎皮提取物对2,4-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小鼠解热作用明显,对烫伤有疗效,对烧伤无明显的作用;多异戊烯基酮化合物12、17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1.974ug/ml、2.619ug/ml,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IC50分别2.803 ug/ml、2.715 ug/ml;当滤纸片载药量为25ug/片时,阳性对照药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为12mm(滤纸片5.0mm), 多异戊烯基酮化合物7、18、22抑菌圈分别为11mm、10、10mm。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赶山鞭中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金丝桃属植物中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藤黄属植物中多异戊烯基呫吨酮类及苯甲酮类化合物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血桐属植物中新颖结构异戊烯基化二苯乙烯/黄酮类成分的发现及其HIF-1抑制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