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最能使人致残的心理障碍之一,其中强迫清洗是最主要的强迫症亚型。双冲突模型是最近提出的一个解释强迫症心理机制的新模型,基于双冲突模型,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ERP、fMRI等现代化研究手段,以强迫清洗亚型为对象系统研究强迫症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对强迫症双冲突模型进行验证、修正,使其成为更具有整合性和解释力的揭示强迫症的心理机制的理论新模型。(2)用ERP和FMRI对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诱发的脑区和激活状况开展系列研究,探索强迫症的神经路线图,进一步揭示强迫症的神经机制;(3)开展临床实践研究,对新策略焦虑认同疗法的疗效进行验证,并与相应的其他疗法临床比较,从纵向与横向角度研究并改进焦虑认同疗法,最终使其成为操作简便、效果优良的治疗强迫症的新疗法。
双冲突模型是课题组提出的解释强迫症认知机制的理论模型。双冲突模型主要由两个环路——强迫思维子环路和强迫行为子环路构成。课题组基于双冲突模型提出了强迫症的焦虑认同疗法。双冲突模型和焦虑认同疗法还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对其验证。项目利用行为研究与ERP 技术等手段,对强迫症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和焦虑认同疗法的疗效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具体表现为:(1)对双冲突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在强迫思维子环路上把“威胁评估”修正为“评估”,在“整合振荡”环节上增加了信息加工的“灵活性”,对“灵活的信念”环节增加了“信心水平和知道感”;在强迫行为子环路中,研究证实强迫行为是强迫症患者选择的一种折中的安全行为,动机冲突影响安全行为决策,动机冲突对强迫行为的影响有两种方式,一是动机冲突在强迫行为中起着调节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二是动机冲突影响了强迫行为的主观停止标准偏向,把“安全行为倾向”修正为“安全动机”。检验修正后的双冲突模型更具体、更有解释力;(2)探索强迫症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对相关信息的情绪加工存在抑制困难和过度促进效应,注意偏向为注意脱离困难,主要敏感区为眶额叶皮层;(3)对强迫症的新疗法——焦虑认同疗法的疗效开展初步验证研究。采用“焦虑认同六步法”对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焦虑认同疗法对强迫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即刻疗效,焦虑认同疗法的即刻疗效并不弱于正念疗法。对所编制的《焦虑认同疗法自助手册》的研究发现,《焦虑认同疗法自助手册》对强迫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短期疗效。. 本项目将机制研究和实践治疗研究相结合,初步揭示了强迫症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对强迫症的新疗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强迫症研究和治疗做出了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认知-应对治疗对强迫症有效的神经生理机制探讨
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特定神经环路调节作用机制
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 以仁义道德概念为例
基于错误监测和反应抑制功能障碍的强迫症神经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