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诱因,其编码的x蛋白(HBx)在HBV诱导肝癌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提高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HBx的表达可促进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发生,进而诱导肝癌的发生。目前关于HBx降低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并诱导肝癌形成的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RECQL1可有效抑制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发生,且与癌症的发生高度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索HBx促进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本课题拟在发现并初步验证HBx与RECQL1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HBx对RECQL1抑制染色体不稳定性功能的干扰而促进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来阐明HBx的致癌性与RECQL1间的相关性,从而揭示HBx促进肝癌发生的一种新机制。本研究结果将促进对HBx的生物学功能、HBV感染诱导肝癌发生机制、HBV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理解与研究,并为相关药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诱因,其编码的x蛋白(HBx)在HBV诱导肝癌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详细分子机制尚不甚明晰。RECQL1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记分子,在多种癌症组织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组织中高丰度表达,可有效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癌症治疗的潜在靶位点。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亚细胞共定位等手段发现HBX与RECQL1间可发生离体相互作用。构建了HBX、RECQL1的不同缺失突变体,以期确定介导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构域。同时,合成了超折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fGFP,构建了与6XHis-sfGFP tag融合的HBX表达载体,实现了HIS-SFGFP-HBX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为研究HBX的结构、抗体制备及检测与RECQL1间的内源性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另外,为了进一步探索HBV的致病机理,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了人肝脏蛋白质相互作用连锁图的构建,该成果已予以发表。由于本研究未检测到HBX的表达对RECQL1抑制染色体异常功能的影响,同时最近的研究表明,RECQL1可调节与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细胞周期进程、细胞的增殖及运动,最终促进肿瘤的形成及发展。因此,HBX可能通过与RECQL1间的相互作用而调节RECQL1的靶作用基因,改变细胞周期及细胞运动的特性,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NA解旋酶RECQL1调控宫颈癌细胞端粒稳态及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HBx-SMYD3-RIZ1途径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HBx-UPF1-snoRNAs通路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snoRNA生物发生在HBx促进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