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miRNA)与m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类的一些重大疾病密切相关。本项目针对miR-7、miR-153与靶基因α-synuclein(SNCA)、miR-29家族(miR-29a/b/c)与靶基因CDC42,从实验和理论上对多个miRNA同时调控靶基因mRNA和单个miRNA分别调控靶基因mRNA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多个miRNA同时调控靶基因与单个miRNA分别调控靶基因的动力学机制;研究miRNA在靶基因结合位点有无竞争对miRNA调控mRNA强度的影响和作用,建立miRNA调控mRNA机制的各种动力学模型;研究miRNA在帕金森发病过程和癌症抑制子p53通路中的网络动力学特性与miRNA调控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
在实验研究方面,课题组与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单革教授实验室(第一完成单位)合作,通过大量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从实验上发现了一类新的环状非编码RNA分子。非编码RNA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而在细胞中起着调控作用的RNA分子。我们从人类的肿瘤细胞HeLa和正常细胞HEK293中,利用多种分子生物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类新型的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这类新的环状RNA分子中,由于内含子保留在环形RNA分子中,因此这类RNA被我们命名为“外显子-内含子环形RNA”(EIciRNA)。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构建了一个miR-17-92基因簇调节下癌症细胞周期的布尔网络动力学模型,该网络模型在哺乳动物肿瘤细胞的G1/ S转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一个描述结肠细胞群体(结肠干细胞,瞬态扩充细胞,分化的细胞)数目的随机动力学方程;提出了克隆细胞种群表型级联中的涨落和噪声传播理论框架;为了阐明过程型磷酸化机制对于信号转导通路动力学的影响,建立了蛋白质混合型磷酸化机制的数学模型;与University of Michigan医学院Yang Zhang教授合作,开发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蛋白质结构预测中3DRobot算法的开发和研究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ELAVL1与microRNA相互作用调控精子发生过程中靶mRNA延迟翻译分子机制的研究
冷原子与压缩光场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mRNA推断皮肤损伤时间的多因子与多因素实验研究
强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与北京加速器上的实验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