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大尾莺种群遗传结构及其扩散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94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李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显达,李波,张微微,赵雪琼,胡春芳,米红旭
关键词:
迁徙稳定性同位素遗传结构斑背大尾莺扩散
结项摘要

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为东亚特有鸟类,数量十分稀少(郑作新 1987),是典型的沼泽鸟类。2004年IUCN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将斑背大尾莺列为易危物种(VU C1)。2009年,国际鸟盟等组织将斑背大尾莺的等级从易危(Vulnerable)降为近危(Near threaten)。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斑背大尾莺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以及种群现状;运用mtDNA和核DNA两种分子标记对已确认的斑背大尾莺的繁殖种群进行分析,探明我国斑背大尾莺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其种群进化历史;确定南矶山繁殖种群和越冬种群是否为同一种群,越冬种群是否为来自不同繁殖地的混合种群。同时,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研究各繁殖种群和越冬种群的迁徙路径,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分子地理学结果及迁徙路线记过阐明斑背大尾莺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关系,探讨现存种群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及该物种的扩散机制。

项目摘要

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为东亚特有的鸟类,2009年IUCN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将其列为近危(NT)。2011年-2013年对斑背大尾莺的生境选择、遗传结构、扩散机制及其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斑背大尾莺的繁殖地为11个,分别是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保护区、大庆黑鱼湖水库和泰康地区;吉林省白城地区;辽宁省的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辽宁丹东鸭渌江口湿地;江西省南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杭州湾湿地;2.利用9个微卫星位点对斑背大尾莺5个地里种群共78个羽毛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到76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44,五个种群都有自己特有的等位基因,并且南矶山越冬种群是基因型最丰富的种群;9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85 (Parhl5) -0.886 (Mslp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17。以上数据表明:斑背大尾莺种群呈现中度多态性。AMOVA分析表明目前这五个斑背大尾莺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小(Fct=0.0073),遗传分化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组群内各种群间的分化也未达到显著水平;斑背大尾莺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为96.86%,并且差异显著(P<0.05)。目前分布在我国的斑背大尾莺的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的个体之间,即该五个种群仍然属于同一个种;3.分析了中国境内来自6个繁殖地和3个越冬地的斑背大尾莺尾羽内氘值比率,从而建立起斑背大尾莺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的迁徙链接。结果显示斑背大尾莺迁徙连接形式趋于多元化,迁徙链接存在年际变化,迁徙连接程度较弱,扩散能力较强。南矶山、崇明、东营、丹东等地均为斑背大尾莺的迁徙中转站,其中东营尤为重要,它是南方繁殖种群的重要扩散地,迁徙期东营斑背大尾莺种群为国内最大的集合种群;4.越冬期斑背大尾莺喜好在纯互花米草、互花米草与芦苇混合生境中栖息;5. 综合三种方法研究了斑背大尾莺不同季节的食性组成及其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南矶山斑背大尾莺食性为:繁殖前期和繁殖期都是食虫性;秋季食性组成为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C4 和C3植物三类;冬季食性为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和C3植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5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斑背大尾莺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0370221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李枫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斑背大尾莺鸣唱-生境选择-婚配制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地理差异

批准号:3077030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枫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疆香梨优斑螟种群遗传结构及扩散趋势研究

批准号:3136044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明禄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栗斑腹鹀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扩散研究

批准号:3117210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姜云垒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