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应对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121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3.00
负责人:周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佃星,文彦君,靳美娟,陈姗姗,张翀,成爱芳,党建华,周毓栋,宋佳欣
关键词:
风险应对型风险感知指标体系陕西省区域气候变化
结项摘要

The risk of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the people's risk 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 has strongly affected the way people deal with disaster risk. In this study, We choose Shaanxi province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as a research area which is typical in the western China,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risk perception on climate change facts, fatalness, exposure degree, vulnerability and risk, and to reveal the perception of the driving force to climate change risk, summed up the response and coping types to climate change risk,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risk perception and coping types on climate change, analyze the possible impact of risk response types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in zones of differen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investigation technology and spatial statistical proces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erception and Grounded theory,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different region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that of different region from upper to lower reaches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that of city to rural areas. These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orderly human activities and distinct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气候变化风险已经成为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而民众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强烈影响着人们应对灾害风险的方式。本研究以在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性的陕西省(加天水市)为研究区,基于民众感知的视角和扎根理论,通过社会调查技术和空间统计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揭示陕西省三大区、渭河上中下游区、城市与乡村等民众对气候变化事实、危险性、暴露度、脆弱性以及风险的感知特征与类型,揭示气候变化风险应对的区域类型特征,探索民众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区域应对型二者间的关系,解析气候变化风险应对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影响,从而增进对“区域有序人类活动和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解。

项目摘要

评估与感知是理解气候变化风险的科学家路径和民众路径。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言,二者同等重要。本研究重点解决气候变化风险及其要素感知测评问题,揭示其地理学表征,探究信息通道、地方因素等的影响。.(1)提出了集成科学家风险评估与民众风险感知的人气耦合概念模型;构建了融合个人与社会两类过滤机制和两类处理机制的感知与评估的机理模型。.(2)依据两个模型表征,设计气候变化风险感知测量量表。包括危险性、暴露、敏感性、韧性/弹性、信息获取渠道、气候变化风险应对等6个感知量表。各量表均通过信效度检验。.(3)建立了陕西省气候变化风险感知数据库、陕西省气候变化风险器测数据库。.(4)陕西省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强弱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空间正相关模式,且有一定的聚集特征。风险感知存在一定的纬度性差异。人文性因子的解释力明显高于自然性因子。灾害严重度、气候趋势和财产损失严重度、工作生活影响度等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相关性较强。.(5)民众极端气候风险感知适用于正态分布拟合。随着极端气候指数的增长,极端气候感知偏差越大;其中极端降水事件感知偏差的核心关键影响因素是年极强降水量;对应的极端气温事件感知偏差的核心关键影响因素是月极端最高气温。.(6)尝试基于新浪微博数据源,以感知视角从关注、认知、响应3个维度对“寿光洪灾”进行分析,揭示了新媒体平台下自然灾害信息扩散以及公众灾害感知特征和时空分异规律。 .(7)与陕南相比,陕北地区的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路径更少,结构模型更简单。.(8)对于获取信息的10种通道,不同模型显示对气候变化风险感知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科普书籍(科学家),其次是学校教育和个人亲身经历(演练)。.(9)汉中、西安和榆林3 市的暴露度感知随年龄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三地位相不一致。.(10)尝试应用ANP法、CEEMDAN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方法探究与评估灾害脆弱性及气候变化风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周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471053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135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村可持续生计策略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

批准号:7160312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震
学科分类:G031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源解析的区域铅污染格局与健康风险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批准号:4120154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曲常胜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旱灾风险演变与预估研究——以松辽平原玉米产区为例

批准号:4187752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继权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气候变化背景下洪涝灾害风险管理——以淮河流域为例

批准号:7120305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贺山峰
学科分类:G0409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