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通过阻断EGFR与配体结合后所激活的信号通道,达到抑制肿瘤增殖、侵袭及转移的目的。然而临床应用发现:该治疗具有选择性,即EGFR基因突变患者疗效高达80%,非突变者低于10%。目前缺乏一种能够在活体状态下,无创、实时及直观判断EGFR是否突变的诊断方法。前期研究中,我们积累了生物展示技术筛选靶点特异结合肽的经验,并成功开发出EGFR靶向探针,实现了活体状态下对EGFR表达水平与状态的实时、直观成像。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之上,用展示技术筛选突变EGFR特异结合肽,并用纳米材料及放射性核素标记,合成一种能够在活体状态下,分子靶向治疗前,无创、实时、准确判断突变EGFR的分子成像探针,用于TKIs治疗有效患者的筛选及TKIs治疗疗效监测,从而开拓一种预判及监测分子靶向治疗效果的新方法,避免分子靶向治疗的盲目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的精确监测。
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通过阻断 EGFR 与配体结合后所激活的信号通道,达到抑制肿瘤增殖、侵袭及转移的目的。然而临床应用发现:该治疗具有选择性,即 EGFR 基因突变患者疗效高达 80%,非突变者低于 10%。目前缺乏一种能够在活体状态下,无创、实时及直观判断 EGFR 是否 突变的诊断方法。本项目于2012年1月开始执行,项目进展顺利,在突变EGFR高选择探针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研发并优化了一系列新型的突变EGFR靶向分子成像探针(12种),尤其是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方面,项目组在国际范围内首次开展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突变EGFR靶向分子成像受试研究(102例),18F-MPG PET/CT对NSCLC突变EGFR患者筛选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可达到90.00%、87.5%和87.80%,成功实现了在体、无创的EGFR分子分型,EGFR-TKIs治疗优势人群的筛选和EGFR-TKIs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项目组共计发表SCI文章66篇,最高影响因子18.960,大于10的文章3篇,大于5的文章25篇,封面文章1篇;申报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PCT专利1项,美国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级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适配子的分子探针进行肺癌EGFR突变体的多模式分子显像和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研制靶向EGFR的高亲和力、低脂溶性小分子探针用于PET显像筛选NSCLC靶向治疗敏感个体
新型血管靶向分子探针监测抗肿瘤纳米药物疗效的分子机制
EGFR基因突变及影响EGFR靶向抑制剂疗效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