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效-毒性-物质”新型并行性中药质量评价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304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赵军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易进海,鄢良春,宋军,刘玉红,华桦,曾瑾,吕鹏,蒋浩,邓居桥
关键词:
物质并行性研究毒性中药质量评价功效
结项摘要

以代表性道地药材附子、吴茱萸为研究示范对象,基于中药的传统功效、药理活性(药效/毒性)、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客观存在的特征明显的药效(毒效)成分组(谱)、药效/毒性成分与结构的关联程度,以可靠的体外(in vitro)和体内(in vivo)药理模型为导向,结合先进的色谱分离技术和光谱分析方法,开展"化学-药效-毒性(ADME/T)"并行性研究,确定中药主要药效、毒效成分、部位和组分;利用药效与毒效成分的波谱色谱特征快速准确地确定药效与毒性成分,揭示中药药效/毒效成分及其组成,药效/毒效成分谱及其谱效关系,为构建与化学成分-药效-毒性相关联的中药质量标准技术规范提供范例;建立完善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且能体现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发挥多靶点作用且以最终整体效果为特点,以生物评价为核心,结合感官评价和化学评价的基于"功效-毒性-物质"并行性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型方法体系,使之成为中药进入世界医药市场的

项目摘要

针对目前化学评价模式的不足,采用化学评价和生物评价相结合模式,以著名川产道地药材、同时也是有毒中药的附子和吴茱萸为代表,探索建立基于“功效-毒性-物质”并行性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型方法体系。通过产地调研,采集代表性样品。采用HPLC法对吴茱萸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进行了分离测定和方法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产地吴茱萸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吴茱萸水提物、醇提物、醇提水溶性部分和醇提水不溶部分的肝脏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提取物均对肝脏有毒性。采用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对吴茱萸的毒性剂量及症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急性毒性症状基本相同,肝脏为其毒性靶器官之一。首次创新建立了ADME/Tox并联测试体系并运用于吴茱萸体外吸收、代谢及有效成分肝靶活性-毒性机制研究。结果吴茱萸所含EVO和 RUT属于吸收良好的成分,对肝细胞均有一定损伤。对CYP1A1、CYP2C9有一定影响。以吴茱萸解痉镇痛作用作为观察指标,采用离体家兔十二指肠肠管试验及小鼠醋酸扭体试验进行体内和体外的“量-效-毒”研究,探索性研究吴茱萸生物鉴定学方法。建立了吴茱萸定性生物鉴定方法。采用HPLC法对附子6种脂溶性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方法优化。建立了各产地附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附子毒性部位为脂溶性生物碱部分,水溶性生物碱、附子多糖无明显毒性。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附子不同炮制品提取物的毒性剂量及症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毒性靶器官主要涉及心血管、神经和消化系统。以附子强心、抗休克作用为指标,采用离体心脏试验及小鼠内毒素休克实验进行体内和体外的“量-效-毒”研究,探索性研究附子生物检定学方法。以对离休心肝心率和内毒素性休克死亡保护率为检测指标,建立了附子的生物检定方法(半定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和验证实验,所建立方法能较有效控制与评价附子质量。.本研究作为一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与生物评价模式建立基于“功效-毒性-物质”并行性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型方法体系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探索。.本项目已完成项目书规定的全部内容,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公开出版大型专著2部,发表文章8篇。申请专利5项(受理4项,授权1项)。培养研究生4名、博士后1名。组织相关专题会议1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15人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3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DOI:
发表时间:2021

赵军宁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功效-证候-毒性关联模式的双黄连制剂质量控制标志物的辨识与评价模式的建立

批准号:8187300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云丽
学科分类:H3204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中药功效矢量阈值的山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批准号:8126063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邵峰
学科分类:H3204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体内化学物质信息研究中药杜仲雌激素样功效物质

批准号:8130318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丁丽琴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药黄芪“显效形式”鉴定与质量评价新模式构建

批准号:8167359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蔡少青
学科分类:H3204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