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植物之间的分子互作决定侵染与病害的发生,而一种病毒的寄主范围主要是由于病毒在寄主体内的移动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的结果。我国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毒原是甘蔗花叶病毒(SCMV)。为了抑制SCMV在韧皮部中移动从而控制其在玉米植株中系统侵染,阐明SCMV系统性侵染玉米的分子机制很有必要,即鉴定与病毒系统移动相关蛋白发生互作的玉米蛋白,并对其进行功能解析。通过酵母双杂交法我们已从玉米中筛选、分离出数种分别与SCMV的移动相关蛋白HC-Pro和CI发生互作的玉米蛋白。其中一种与HC-Pro互作的为韧皮部特异性蛋白质,与CI发生互作的另一种玉米蛋白为一种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对这两种玉米蛋白的生化特性及生物学功能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的系统侵染及其致病性影响的研究,有助于阐明SCMV在玉米植株中系统性移动并导致病害的分子机制,为采用基因调控措施创制具有持久抗病性的玉米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与材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ZmTrxh介导的抵御甘蔗花叶病毒及与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协同侵染玉米的抗病调控机制解析
高粱花叶病毒侵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及寄主(甘蔗)互作因子的挖掘
玉米铁氧还蛋白V在甘蔗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基因Scmv1的功能和抗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