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麦芽酮糖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功能性甜味剂,在崇尚绿色健康的背景下,异麦芽酮糖醇以其低热量、低稀释性和纯正的口感,受到了食品界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以异麦芽酮糖醇合成的关键酶-蔗糖异构酶(SIase)为研究对象,针对该酶产物特异性上的不足,开展SIase分子催化特异性机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酶分子改造,获得理性构建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的SIase突变体的方法,促进异麦芽酮糖醇生产技术的发展,并为类似糖基转移酶产物特异性的研究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项目就计划书中提出的研究目标,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和方案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蔗糖异构酶纯化与性质、分子催化特异性机制与酶分子改造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从Erwinia rhapontici NX-5中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蔗糖异构酶(SIase)蛋白,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全面的考察。2)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SIase的高效异源表达,纯化获得高浓度电泳纯SIase蛋白,通过晶体筛选获得高质量的SIase单晶,采用X-衍射技术获得自有SIase的晶体结构(PDB code:4HOW)。3) 在此基础上,获得SIase NX5失活突变体E295Q与底物蔗糖的共结晶(PDB code:4HPH),通过共结晶解析提出SIase异构蔗糖可能的催化机制。通过与海藻酮糖主产型SIase底物复合物结构比对得出: 不同类型SIase活性中心与果糖基结合力的强弱不同,影响蔗糖水解后果糖基的互变异构率,进而影响酶的产物选择性。4)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策略进行SIase产物选择性改造,结果表明酶催化温度显著影响SIase的产物特异性,突变体SIase K419P,酶反应最适温度提高至35°C,产物中异麦芽酮糖含量上升至87.0±1.5%,异麦芽酮糖与海藻酮糖比例由原始酶的5增加至8.28;其次通过2PWE (SIase NX-5 E295Q与蔗糖复合物)和4HPH (MutB E254与蔗糖复合物)结构的详细比对,发现催化口袋进口处loop330-339在两种不同产物类型SIase中差异显著,对自有SIase进行该loop结构的改造发现酶催化产物中海藻酮糖的比例显著上升至44%,产物选择性发生较大的改变。5)采用分子动力学计算对SIase产物特异性机制进行了初步解析,分别建立了“酶与产物结合自由能”、“催化中心与底物成键原子平均距离”两套较新的数学分析策略,实现了对SIase产物选择性机制较为准确的认识。.本项目已发表论文16篇,其中期刊论文14篇(SCI论文9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1项;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完成了指标要求的任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蔗糖异构酶催化机理研究
蔗糖异构酶催化高纯异麦芽酮糖生产的分子机制研究
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底物识别机制及底物特异性分子改造研究
分子改造Levan蔗糖酶拓展转糖基底物特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