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中期以来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泥炭形成时代和环境控制因素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0121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李蓓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炜,朱晓晨,董京铭
关键词:
全新世泥炭湖泊沉积物长江下游平原环境重建
结项摘要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peatland are the research keys to the paleoclimate, the carbon cycle, and GHG concentration changes. This project will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tland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plain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since the middle Holocene. We plan to establish chronology of the peatlan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the AMS14C, analyze the characters of the peatland and reconstruct the paleoenvironment of study area through pollen, TOC, TN and humific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eatlan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lain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This will provide important data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research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system change of lake, and on peatlan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ori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泥炭形成和发育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古气候研究、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研究的关键。本研究计划在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开展全新世中期以来的泥炭形成发育的时代和环境控制因素研究。利用AMS14C测年建立泥炭形成的准确年代框架,综合花粉、TOC、TN和腐殖化度等指标,分析研究区泥炭形成和发育特征,重建古环境演变序列,结合相关成果资料,研究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泥炭发育的环境背景,辨识泥炭形成和发育的环境控制因素,为研究长江下游湖泊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和泥炭形成发育理论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和资料。

项目摘要

泥炭沉积中保存有大量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信息,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湖泽众多,全新世以来发育了1-3层泥炭,但是该区域泥炭形成的时间和成因等关键问题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本项目在江苏和安徽长江沿岸进行泥炭采样,开展全新世中期以来泥炭形成发育研究,通过建立泥炭形成的准确年代框架,重建区域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分析泥炭发育特征和形成环境。共获取了三个泥炭样芯,丹阳(119.53°E,31.96°N)泥炭形成时间较早,约在7700 cal. yrBP,陈瑶湖(117.64°E,30.91°N)泥炭形成时间为约为6200-5300 cal. yrBP,南漪湖(119.12°E,31.16°NE)泥炭发育最晚,约在2000-1800 cal. yr BP。该区域全新世中期的泥炭发育较厚较好,并且发育时段较长。三个样芯的泥炭层均发育在湖泊河流相黏土层上,泥炭发育时为沼泽相沉积,显示水面缩减,环境干旱化。泥炭形成时段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环境,气候相对温暖。长江下游平原自全新世中期以来,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影响,6200-5300 cal. yrBP陈瑶湖泥炭形成时,孢粉反映出森林减少,草地扩大,有一定的人类活动影响。2000-1800 cal. yrBP南漪湖形成泥炭层时,孢粉中禾本科迅速增加,木本植物含量减少,显示人类活动加剧。本研究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气候环境变化与湖泊生态环境变化之间关系提供重要的数据,为不同气候和水位状况条件下泥炭形成发育的条件提供对比资料,为泥炭形成发育理论、全球碳循环和长江古水文演化提供参考资料。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全新世中期以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聚落与环境研究

批准号:4097111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韩茂莉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全新世以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泥炭孢粉记录

批准号:4120108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振卿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陇东地区全新世早中期人类生产方式转换与环境变化

批准号:4167107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董广辉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全新世以来冀晋蒙接壤地区人地系统形成过程研究

批准号:40271113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韩光辉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