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流域内分泌干扰物五氯酚的环境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61097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陈春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万金保,黄学平,熊友强,刘香华,黄丹,彭文琴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表征内分泌干扰物水生动物多介质
结项摘要

Poyang Lake region was among the most infected areas of schistosomiasis in which pentachlorophenol(PCP) had been extensively used for molluscicidal. Even though using PCP as a molluscicide has been prohibited, a new publication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CP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system is increasing over time. Multi-media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and possible sources of PCP are 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schistosomiasis infected areas such as Poyang Lake Region. Therefore, monitoring of PCP residues in Poyang Lake region and its risk evaluation are significant at current stage.This project will be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studies: 1.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ossible source analysis of PCP in the multi-media of the Poyang Lake and its subsidiary system will be studied in combination of modular simulation and field study; 2.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CP residue in the soi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ill be analyzed; 3.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PCP exposure levels in human body will be evaluated. The outcome of this project will achieve the go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will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Furthermore, it might also be useful in PCP pollution analysis of other endemic infected areas.

鄱阳湖流域是中国典型的血吸虫病重疫区,五氯酚(PCP)曾在该区域被大量用于杀灭钉螺防治血吸虫病。目前PCP作为灭螺剂虽已停用,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环境介质中PCP含量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加。PCP在淡水湖泊血吸虫病重疫区的多介质环境分配关系及来源、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可能的环境和健康风险是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因此,现阶段监测和评估鄱阳湖区PCP残留和风险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课题拟集成系统生态学、环境化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将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实际监测和模型模拟分析相结合,研究鄱阳湖及五河多介质中PCP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能来源;探讨PCP在多介质中的分配关系;分析PCP在土壤中的时间变异及土壤中PCP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估PCP的环境风险和区域人群暴露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保护 "一湖清水"的目标提供科学支持,为其他血吸虫病流行区PCP的污染控制提供借鉴。

项目摘要

五氯酚(PCP)属内分泌污染物,PCP及其钠盐曾被用于杀灭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在我国血吸虫病疫区长期大量使用。目前虽已禁止使用,但以往几十年长期大量施用的PCP对环境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在摸清中国PCP生产、使用及环境排放量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西省典型流行疫区鄱阳湖流域PCP的环境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研究,主要进行了典型血吸虫病流行疫区——南矶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底质PCP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鄱阳湖区多介质中PCP残留特征和空间暴露格局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子对PCP残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鄱阳湖区PCP的多介质分配及长距离迁移模拟研究,并基于多介质逸度模型和CalTOX模型进行了PCP的环境和人体暴露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PCP各环境介质中还有一定量PCP残留,鄱阳湖区沉积物中PCP残留浓度为n.d-447.45ng/g,洲滩土壤中PCP残留浓度为n.d-177.41ng/g。但该区域底质中PCP的年际残留量已呈下降趋势。鄱阳湖区PCP残留主要受PCP使用历史影响,有PCP使用历史区域尤其是近年来再次施药杀钉螺的区域各介质中PCP含量要高于无PCP使用历史区域。鄱阳湖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疫区草滩土壤和湖泊底泥中PCP含量要高于非流行疫区。另外,土地利用类型也是影响PCP残留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大多数样点而言,沿湖洲滩湿地土壤中PCP含量>底泥中PCP含量。但在个别鄱阳湖典型血吸虫病疫区如东方村、湖口,湖泊底泥中PCP含量高于草滩土壤中的含量。对于同一血吸虫病流行疫区,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PCP含量由高至低排序为:草滩土壤>底泥>农田>其他种植地。土壤质地对PCP残留未见明显影响,黏土、砂土及壤土质地土壤中PCP残留无明显差异。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PCP残留风险较低,人均每日PCP摄入量也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ADI值。人体暴露健康风险低。研究结果可为其他血吸虫病疫区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社区人群队列的五氯酚长期环境污染与肿瘤发病风险研究

批准号:8137307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黄芬
学科分类:H30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鄱阳湖流域湖滩草地氯硝柳胺灭螺剂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批准号:4136300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黄冬根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烷基酚生殖毒性风险评价标准的探索

批准号:2057701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韩晓冬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五氯酚甲状腺干扰效应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

批准号:8120216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郑唯韡
学科分类:H30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