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剧烈的疼痛,尤以夜间为甚。目前尚无有效的镇痛手段。探讨牙髓炎疼痛的中枢机制降低其对患者的折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牙髓炎模型中GABA诱发延髓背角II层神经元产生去极化电流,并伴随一组能够调节细胞内外氯离子浓度差的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NKCC1表达变化,但其机制及在牙髓炎疼痛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拟以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工具,以延髓背角II层为靶区,采用膜片钳记录、单细胞PCR、氯成像、形态学以及行为学等方法,研究:①牙髓炎模型中对GABA产生去极化电流的神经元的性质和化学构筑特征;②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NKCC1对GABA效应转化的调控作用; ③干扰KCC2/NKCC1对牙髓炎小鼠痛行为学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从新的角度阐明牙髓炎疼痛的中枢调控机制,为发展新一代临床镇痛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Novel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GABA receptor RDL exon 9 fromLaodelphax striatellusmodulates agonist potency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Prophylactic 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 antagonism confers neuroprotection in an aged rat model of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在癫痫形成中的调控机制
脊髓背角KCC2/NKCC1参与小鼠胰腺癌疼痛的中枢机制研究
黑质KCC2/NKCC1参与肝性脑病诱致运动障碍及其机制
炎症体NLRP3参与牙髓炎性痛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