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选取碳质球粒陨石中具有不同热历史和蚀变程度的富Ca,Al包体(CAIs)、富Al球粒,和火星陨石、普通球粒陨石等多种不同类型陨石全岩以及代表性的地幔橄榄岩和幔源玄武岩等为研究对象,以MC-ICPMS高精度Mg同位素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陨石组分全岩Al-Mg同位素体系的研究,定量评估太阳系演化过程中的热事件和低温蚀变对CAIs和球粒的影响,并寻找最原始的CAIs中是否具有比5×10-5更高的26Al/27Al初始比值,为目前争议较大的CAIs和球粒形成的时间间隔问题提供新的证据;同时,通过Mg同位素质量分馏对CAIs和球粒的成因关系和形成条件给出同位素制约,确证粗粒CAIs是否存在富重同位素特征,试图解决长期争议的粗粒CAIs的成因;通过来自不同小行星和行星的不同类型陨石与地幔岩及其中矿物组分的Mg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揭示太阳系Mg同位素组成是否均一,及地幔分异过程的Mg同位素变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碳质球粒陨石的高精度钾同位素研究
大陆HIMU型玄武岩成因的Mg同位素制约
原始碳质球粒陨石中富铝球粒的成因研究
普通球粒陨石中富铝球粒的氧同位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