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透析技术的中药复方多成分脑内协同动态过程与缺血性中风治疗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199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续洁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维库,王东坡,田昕,吴莹,张清怡,单娇,何洲,岳春梅
关键词:
微透析技术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多成分协同动态过程
结项摘要

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的揭示需要阐明复方中多成分在脑内的协同动态过程与疗效的相关性。本课题选取前期研究结果已证明对多种缺血性中风动物模型有效的清开灵注射液的四种关键成分: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猪去氧胆酸组成的新复方为研究对象,以MCAO/再灌注大鼠为实验模型,运用活体、实时的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LC-MS和HPLC-FLD方法,同步监测海马和纹状体中四种组分的浓度变化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水平,结合其它药效指标,探讨作用部位药物浓度-药效-时间三者的关系。通过分析四种组分间不同配伍后对脑局部有效组分的浓度变化及药效产生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多成分间的协同动态过程与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相关性。本项目的研究可对阐明中药复方多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并为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新药的研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中药复方多成分间复杂的配伍关系是中药复方发挥独特疗效的关键。因此,阐明多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中药复方配伍关系的现代生物学实质。多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各成分独立作用于机体的靶点,而通过各自生物效应的综合而发挥复方整体效应;也可以是在作用于靶点之前,通过干扰其它成分在机体内的动态过程影响其生物效应从而发挥复方的整体效应。前一种情况已成为复方整体生物学效应及配伍研究的常规模式,但近年来复方多成分间在体内通过协同动态过程对疗效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课题选取了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的清开灵注射液的四种关键成分: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猪去氧胆酸组成的新复方(BGCD)为研究对象,以四种成分在模型动物脑内的协同动态过程与疗效的相关性为切入点,揭示其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 本课题采用了MCAO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模型,通过脑梗死体积和水肿程度为指标,比较了BGCD四种成分不同配伍组合以及全方对模型大鼠缺血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显示BGCD四种成分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对疗效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黄芩苷和栀子苷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采用HPLC-DAD方法研究了BGCD在大鼠体内黄芩苷和栀子苷的代谢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大鼠脑微透析方法,对MCAO大鼠脑内四种成分进行实时动态采样,采用UPLC-MS进行分析,探索了BGCD四种成分在大鼠脑纹状体等区域内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课题还通过HPLC-FLD方法检测了微透析液中Glu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四种成分不同配伍对其它成分脑内动态过程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不同药理效应的机制之一。. 本课题还通过制备黄芩苷、栀子苷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方法,用于生物样本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分析。该种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无需前处理,特别适用于微量生物样本中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采用该种方法检测的结果与HPLC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今后相关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透析技术进行复方中药脑局部PK-PD模型的研究

批准号:3087344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利胜
学科分类:H32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异质网络的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标协同组合方法研究

批准号:8130315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卢朋
学科分类:H33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大鼠脑内微环境时空效应规律研究

批准号:8130304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婧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肠-脑”轴的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420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萍
学科分类:H31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