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抗抑郁效应机制的脑网络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80419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吴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俊凯,顾莉,钟晟奇,黄颖瑜,詹礼瑛
关键词:
脑网络源定位抑郁障碍电针脑电图
结项摘要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disorder is very high in the recent year,and acupuncture has the certain effect on it.But the effect mechanism is uncertain yet. and on the same time,depressive disorder is a’brain network disease’.so it is meaningful to study the brain network change when given the patients acupuncture treatment. he brain network analysis (graph theoretical brain network analysis) based on graph theory provides a global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brain.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brain is fast and it is important to capture the change of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etwork more accurate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roject, data acquisition and pre-test method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group to EA confirmed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and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we are going to use the combination of EEG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 graph theory of brain network data analysis,to study the acupuncture anti-depression effects.

针刺对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疗效机制未被完全阐明,大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是针刺抗抑郁效应的假说之一,目前的脑网络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功能磁共振进行数据采集,但其时间分辨率较低。而大脑的认知过程发生得及其迅速,更精确地捕捉脑功能连接的变化尤为重要,脑电图结合源定位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满足针刺研究中的高时间及空间维度的需求。另一方面,相比于目前的其他的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分析(graph theoretical brain network analysis),具有以全局的角度来展现大脑网络的影响的优势。本项目拟基于前期课题组证实的针刺抗抑郁有效性及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范式,采用脑电结合源定位手段,使用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方法,深入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脑网络特异性,及针刺抗抑郁效应的脑网络机制,为针刺抗抑郁提供客观、可视化的疗效依据。

项目摘要

针刺对抑郁障碍有一定疗效,但起效机制未被完全阐明,大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是针刺抗抑郁效应的假说之一,本项目采用脑电结合源定位手段,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程度抑郁障碍患者的脑网络特异性及针刺抗抑郁效应的脑网络机制。研究一采用横断面研究的设计,临床纳入健康组18人,阈下抑郁18人,轻度抑郁者52人,中度抑郁者34人,采集受试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和脑电数据,对比不同研究人群脑电数据的脑网络拓扑属性,以分析不用抑郁障碍连续谱的脑网络特点。结果显示,阈下抑郁人群右侧额下回眶部区(r.parsorbitalis)θ频段局部效率较低;轻度抑郁人群右侧中央后区δ频段频段全阈节点度AUC较高;中度抑郁人群全脑γ频段在特定密度阈下脑网络的局部效率较高,额中回上区γ频段异常活跃,可能与抑郁障碍发病有关。研究一探索性地发现了阈下抑郁、不同程度抑郁人群的脑网络拓扑属性的特异性,提示了不同程度抑郁障碍人群具有不同模式的默认脑网络异常,脑网路研究对抑郁障碍疾病谱的诊断与分型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二采用探索性双臂、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临床招募的轻中度抑郁障碍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药物组,接受为期12周的治疗。根据患者意愿采集受试者的脑电数据,将两组质量较高的脑电数据进行脑网络分析。临床部分结果提示电针疗法的临床疗效与西药组相当。脑网络相关指标统计显示,电针组β频段及δ频段的全脑局部效率、聚集系数,左侧中央旁区β频段的节点效率、节点度与PHQ-9治疗后减分值存在负相关;右侧岛盖区α频段的节点效率与PHQ-9治疗后减分值存在正相关;电针组左侧楔叶区β频段的节点度、节点效率与SAS治疗后减分值存在负相关。研究二将各项网络度量与临床评价相结合,探索性地发现部分预测抑郁障碍症状改善的脑网络指标,为探究抑郁障碍脑网络异常情况、抗抑郁疗效的脑网络机制研究提供了证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吴倩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60113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0140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395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218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10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0414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139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0093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复杂脑网络的针刺改善脑卒中肢体麻木效应机制的时空模态研究

批准号:8190428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陈星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体质影响针刺镇痛的脑功能连接网络整合机制

批准号:8130303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学智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针刺抗抑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批准号:3087332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吴根诚
学科分类:H3301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脑功能网络的针刺治疗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中枢效应研究

批准号:8160368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陈俊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