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原因之一是与真核细胞基因pre-mRNA的可变剪接调控模式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相关。Nova是神经系统特异性的剪接因子之一,调控了与神经突触功能密切相关的一组基因。前期采用免疫组化法发现Nova-1在MCAO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元的表达量及分布情况,尤其是在下丘脑区的神经突起中也显著表达,且随着轴突再生的长度延伸至生长锥末端,在脑缺血再灌注7天后达到高峰,提示该剪接因子可能与脑缺血损伤密切相关。故本项目拟对Nova可能参与调节脑缺血损伤的科学假说进行深入研究,综合使用动物和细胞模型,采用原位杂交、RNAi、免疫共沉淀等方法明确脑缺血损伤中Nova的作用及与靶标基因之间的剪接调控模式,旨在回答以Nova为主的剪接因子是否参与脑缺血损伤及其作用,预期对脑缺血损伤新机制有所揭示,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文献调研发现真核基因mRNA前体的剪接调控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一定作用,Nova1/2是神经系统特异性的剪接因子,很可能与此有关。本项目通过对Nova1/2 的深入研究,试图进一步阐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我们建立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并对Nova1/2在大脑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Nova1表达上调,尤其是在下丘脑区的神经突起中也显著表达,且随着轴突再生的长度延伸至生长锥末端,在脑缺血再灌注7天后达到高峰,提示脑缺血再灌注时剪接调节过程以及神经细胞突起中的翻译事件可能与脑损伤及其修复密切相关。我们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Nova1)并建立了细胞的缺氧模型模拟神经元研究Nova1在缺血再灌注后的调控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可能与大鼠Nova1/2相互作用的靶标RNA;为阐明Nova1/2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程序性死亡基因PDCD5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GLUT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调节与作用
TSP-1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