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脑组织存在显著的神经元凋亡,同时伴随着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本课题拟研究程序性死亡基因5(PDCD5,Programmed Cell Death 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PDCD5是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发现的凋亡相关基因,研究表明PDCD5重组蛋白可以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在凋亡细胞中表达上调,但PDCD5与脑缺血损伤有何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拟从体外和体内实验两个方面研究PDCD5基因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缺氧培养大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观察增强和抑制PDCD5的表达对神经元损伤后凋亡的影响;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观察PDCD5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再分别通过重组腺病毒过表达PDCD5和从mRNA水平抑制PDCD5的表达,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脑水肿以及凋亡神经元数量。通过以上研究期望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本课题研究程序性死亡基因5(PDCD5,Programmed Cell Death 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发现使用PDCD5siRNA侧脑室注射下调PDCD5的表达可以减轻大鼠大脑中动脉堵塞后缺血梗死区的体积、缓解大鼠神经缺损症状、提高局部脑血流灌注、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和脑水肿的程度、降低死亡率。而经侧脑室外源性给予重组PDCD5蛋白后,大鼠的各项功能指标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研究这一现象发生的机制时发现,PDCD5和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3有共定位表达,且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这些凋亡相关基因会随着PDCD5蛋白的上调而升高,下调而降低。表明PDCD5在存在凋亡诱导因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情况下会参与并促进凋亡的发生,而抑制其表达则会产生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另外,我们还在深入挖掘PDCD5与凋亡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也发现PDCD5可以诱导神经细胞出现自噬和凋亡的典型特征,最终呈现Ⅰ型和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结局。但是目前为止,PDCD5诱导自噬的生物信号传导通道还是空白。自噬现象是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热点,但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的研究较少,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作用尚未明确。后续实验结果表明,调控PDCD5的表达可以同时调节自噬相关基因LC-3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今后的研究将试图寻找PDCD5在脑缺血损伤中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寻找自噬性保护和自噬性死亡的界点,从而找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案。通过以上研究期望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考虑损伤影响的混凝土层裂试验与数值模拟
PDCD5在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Paraptosis)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调控心肌肥厚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不同的康复治疗手段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神经可塑性机制
失荅剌知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Notch通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