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首先针对中国目前的扶贫政策进行概述和总结,同时揭示出现有政策所存在的局限性- - 识别出已经发生的贫困后才被动地采取措施去对抗贫困。随即提出一个前瞻性的视角:如果能够提前预测出家庭在未来将要陷入贫困的概率- - 贫困的脆弱性,那么就可以采取措施瞄准那些脆弱的家庭,将扶贫策略由被动的对抗已经发生的贫困转变为主动地防御可能将要发生的贫困,这种防范于未然的战略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反贫困政策的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研究着重研究脆弱性的定义与度量方法,并且利用中国农村的面板数据将不同度量方法下的度量出的脆弱性与后续年份中所观察到的实际贫困进行对比,由此来考察不同度量方法的准确性。最后给出政策建议:为了避免扶贫政策被动地对抗已经发生的贫困所带来的局限性,政府可以借鉴贫困脆弱性的研究成果,采取科学的脆弱性的度量方法并瞄准那些脆弱的家庭,提前采取措施来对抗将要发生的贫困,从而可以提高反贫困政策的效率。
如何能有效地消除贫困,是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政府在过几十年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试图降低农村贫困,已经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本课题则将研究重点放在贫困脆弱性和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战略上。贫困脆弱性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因此,只要能够准确地度量贫困脆弱性,就可以化被动消除贫困为主动消除贫困,从而大大提高政府反贫困政策的效率。.研究主要包括两大板块:. 一是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基于中国的农户面板数据深入研究了如何能够准确地预测贫困脆弱性。首先仔细研究了现有文献所提出的各种预测贫困脆弱性的方法,考察了不同预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基于农业部固定观察点的农户面板数据进行了应用。特别地,将所有不同的预测方法与中国农户面板数据相结合,利用农户数据预测贫困脆弱性,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到的后期贫困进行对比研究,设计指标衡量预测的精确性,发现最精确的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可以高达80%以上,而最低精确的预测方法的准确率则低于50%。本研究可为扶贫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研究基础,使扶贫项目的设计和执行具有前瞻性,从而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主动的干预来消除将要发生的贫困。. 二是实证研究,重点考察中国的农村贫困、贫困的决定因素、以及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对于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农户数据展开。特别地,我们做出了一个重要创新,即将总贫困分解为暂时性贫困成分和慢性贫困成分,且这一度量和分解方法满足贫困研究的泰斗、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Amartya Sen提出的各种度量贫困的公理。该重要成果发表在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SSCI期刊Economics Letters上。基于这一方法,我们还利用农户面板数据进一步研究了农户的总贫困、暂时性贫困、慢性贫困的影响因素,发现更多耕种土地的农户会面临更高的暂时性贫困。同时发现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政治资本等有助于降低农户的慢性贫困和总贫困。.此外,我们还总结了中国的减贫经验,并进行了中印减贫比较研究。. 项目的诸多高质量成果对于理解中国农村贫困的决定因素、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对于农村贫困降低的效果、农村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中国进一步调整和提高反贫困政策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课题共产生10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发表于SSCI、权威经济学、管理学杂志上的论文,以及由国际知名出版社的专著或论文集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人穷还是地穷?空间贫困陷阱的地统计学检验
企业人才战略灰色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环京津贫困带的时空演变与形成机理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农村老年人健康贫困脆弱性多维风险识别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
贫困地区可持续扶贫开发战略模式及管理系统研究
中国农村贫困指标体系与贫困人口管理战略的多元分析
中国贫困地区开发性扶贫移民的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