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栖息地选择及时空动态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7056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8.00
负责人:时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鲍伟东,潘慧娟,Philip Riordan,王君,陈颖,Alice Laguardia,Justine Alexander,潘国梁,陈鹏举
关键词:
栖息地选择雪豹空间动态时间动态
结项摘要

Due to the wide distribution, rareness, secretive character, harsh habitat and high difficulty and cost of investigation, research on snow leopards is still very limited, and therefore the ecology of snow leopards is poorly understood. Regarded as the country occupying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snow leopard habitat and wild population, China has incommensurate snow leopard studies, resulting in an urgent need to address such a research gap.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snow leopards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employing GPS collaring, camera trapping and transect survey methods, and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to interpret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s, seasonal variations,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snow leopard habitat at multi-scales, analyze the snow leopard temporal and spatial habitat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limiting factors, conduct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habitat category, function and quality grad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limited knowledge of snow leopard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habitat management of snow leopard.

雪豹分布范围广、数量稀少、行踪隐秘、栖息地自然环境恶劣、调查难度及成本高,全球范围内对雪豹的研究迄今仍十分有限,我们对雪豹的生态习性还所知甚少。作为全球栖息地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雪豹分布国,我国对雪豹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差距,亟待加强。本项目以在祁连山北部地区分布的雪豹为研究对象,运用GPS追踪、自动红外照相及样线调查等研究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祁雪豹种群的分布和移动规律、食物生态位及其影响因子,解读不同空间尺度下雪豹栖息地的生态特征和季节变化,阐明雪豹栖息地利用的时间和空间格局及其限制因子的作用机制,科学评价和确定雪豹栖息地的类别、功能和质量等级,填补关于雪豹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空白,为确立科学适用的雪豹保护及其栖息地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项目摘要

雪豹分布范围广、数量稀少、行踪隐秘、栖息地自然环境恶劣、调查难度及成本高,全球范围内对雪豹的研究迄今仍十分有限,我们对雪豹的生态习性还所知甚少。作为全球栖息地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雪豹分布国,我国对雪豹的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加强。本课题以祁连山北部分布的雪豹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动红外照相及样线调查等方法,应用GI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祁连山雪豹种群分布,科学评价雪豹栖息地的功能和质量,为确立科学适用的雪豹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分析红外相机陷阱获得的数据和样线调查中发现的足迹、粪便、刨痕和尿液等雪豹活动痕迹数据,采用贝叶斯空间标志重捕模型对雪豹种群密度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采用半正态模型拟合的运算方法,推算甘肃祁连山保护区雪豹种群密度为3.31只/100 km2,非空间模型所得的雪豹种群密度为8.31只/100 km2;推算盐池湾保护区雪豹的种群密度为1.318±0.377只/100 km2。通过ArcGIS10、MAXENT和R等软件对雪豹栖息地的空间动态及适宜性评价,祁连山山脉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7780km2;分子粪便学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6三个年度共采集212份粪便样本,共实现137份样本的物种鉴别,雪豹(Panthera unica)98份(46.23%)、欧亚猞猁(Lynx lynx)10份(4.72%)、灰狼(Canis lupus)4份(1.89%)、豺(Cuon alpinus)3份(1.42%)、赤狐(Vulpes vulpes)8份(3.77%)、石貂(Martes foina)1份和犬10份(4.72%)。.以祁连山区域内红外相机拍摄的雪豹分布位点数据为主,结合实验室分析雪豹粪样得到的数据,筛选出具有生物学意义的9个连续型环境变量:海拔、坡度、坡向、崎岖度、人类足迹指数、7月份平均温度、等温性、年降雨量和雨季降水,建立物种分布最大熵法(MaxEnt)模型,分析区域内雪豹分布概率和栖息地适宜度,预测潜在栖息地的分布。采用Jacknife方法评估环境变量的重要程度,通过重复运行模型, AUC均值为0.921±0.008 (SD)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崎岖度对雪豹出现概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年降雨量和7月份平均温度,即崎岖度较高,年降雨量低,夏季气温较低的区域雪豹分布概率较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时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三峡水库调控下漂流仔鱼时空分布模式及其栖息地选择研究

批准号:5160915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徐薇
学科分类:E1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洪泛平原湿地越冬雁类适宜栖息地时空动态及其维持机制

批准号:4170121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夏少霞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勺鸡栖息地选择研究

批准号:3136052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周天林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岩鹭繁殖生态及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批准号:3057025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陈小麟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