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考虑国别贸易、双边、多边贸易三个层面,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多重角度审视进出口商品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引入内涵能源概念,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扩展和改进,探索性地建立国际可比的测度国际贸易中环境污染排放的系统方法和分析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的生成机理和污染转移机理,探索中国成为污染转移集中地的根源及影响因素;从环境规制角度,探索缓解对外贸易的环境能源压力,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规制主体、对象、成本和效率等,以及各行为主体之间在环境规制过程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提升对环境决策变量的认识。.本课题将理论研究建立于对实际问题客观分析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综合应用国际贸易、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科学地测度贸易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出环境规制方案,从提升理论研究深度以及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两方面为贸易与环境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从贸易环节测度进出口商品的能耗和污染问题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课题。作为 21 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环境污染,本项目从双边、多边贸易视角,通过引入内涵能源概念,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的扩展和改进,探索性地建立国际可比的测度国际贸易中环境污染排放的方法和分析框架体系,结合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的情况,项目研究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进出口贸易的内涵能源和内涵污染测算。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测算了进出口商品中各种能耗和污染;(2)国际贸易中内涵能源和内涵污染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讨论了基于SDA方法的进出口商品其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政策效应,特别是对技术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将其分解为能源利用技术效应和中间投入技术效应,讨论了这些因素变化对于出口内涵能变化的贡献,分析了贸易规模、结构、技术、收入和政策对内涵能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内涵能源的动态变化研究;(3)国际贸易中环境污染的生成机理与污染转移机理研究。基于EKC假说分析了贸易环境污染生成机理;讨论了国际贸易中环境污染路径的不确定性分析;污染转移的要素分析;污染转移的途径——贸易与投资;基于外资经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FDI的污染转移效应研究;技术进步因素和外贸结构变化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分析;(4)进出口商品污染的环境规制研究。研究了环境规制的演进过程和对贸易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迁移的关系,贸易自由化与环境污染转移和环境规制,环境规制影响了全球贸易模式,环境规制竞争与污染密集型产品转移的模型,环境政策的作用机理与环境政策工具效应分析。. 在实证研究方面结合美国、欧盟、印度等贸易伙伴国的双边与多边贸易架构与市场的特征,分别探讨中国与发达国家不同情景下的进出口商品能耗与碳排放、以排放转移问题,提出有效规避碳排放滞留与转移问题,拓展了投入产出测度的关键因素与方法,构筑持久的竞争优势。本研究既突破原有理论分析框架的局限性,也从微观层次研究贸易企业在对外经营活动中的外部下问题,在理论领域取得较大突破。研究成果对中国贸易企业在进出口商品中占排放问题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对系统布局价值链活动,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将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组织虚拟演化机理及测度研究
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
绿色技术创新视阈下我国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及差异化环境规制路径研究
基于商品价格联动视角的多商品期货定价研究:中国市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