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列当属药材系统整理与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6061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9.00
负责人:王晓琴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白贞芳,刘勇,杨来秀,渠弼,王素巍,文迪,杨美珍,张晓芹
关键词:
列当属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生药学研究药理活性
结项摘要

The Genus Orobanche is an important group in Orobanchacea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olk are often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desert ginseng" Cistanche to treat the inability of kidney and strong bones and muscles.. The project is planned to study Orobanche species thoroughly under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pharmacophylogenetic study. 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hylogeny,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 traditional efficac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Orobanche plants,based on traditional pharmacology,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resource 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information. Then, on this basis, we explore it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Cistanche..The findings not only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in Orobanche, and more importantly, can also reveal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Orobanche and Cistanche. 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may b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o find a alternatives of shortage of medicines and meet the need of preventing and curing diseases.

列当属Orobanche L.是列当科的一个重要属。本属许多种类在民间常被用作"沙漠人参"肉苁蓉的代用品,与其有相似的传统疗效。本项目拟在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理论指导下,采用传统药物学、分子生药学、资源化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对列当属药用植物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整理,阐明列当属药用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传统疗效(药理活性)之间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其与肉苁蓉的亲缘关系。不仅为列当属药用植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揭示列当科重要药用属列当属和肉苁蓉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从而对于寻找紧缺药材替代品,满足防病治病之需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项目摘要

列当属Orobanche L.是列当科的一个重要属。本属许多种类在民间常被用作“沙漠人参”肉苁蓉的代用品,与其有相似的传统疗效。本项目在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理论指导下,采用传统药物学、生药学分子生药学、资源化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对列当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完善了列当属4种药用植物列当、黄花列当、弯管列当以及分枝列当的生药学研究资料;建立从分子水平和显微水平准确鉴别列当属药用植物的方法,澄清用药混乱品种;对三种化学研究资料缺乏的常用药用植物黄花列当、弯管列当和分枝列当进行系统的植化研究,共分离得到70多个以苯乙醇成分为代表的化合物,包括2个新化合物,并为后续的分析研究和药理活性研究富集大量的对照品。建立了3种列当苯乙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和HPLC标准指纹图谱,确定毛蕊花糖苷、crenatoside、isocrenatoside等为列当药材的主要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毛蕊花糖苷。研究结果具有创新性,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性和可控性,能够区别同属不同种列当以及市场常见伪品。对苯乙醇苷单体化合物进行的抑瘤活性和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普遍较弱;均表现出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表明列当类药材可治疗由氧化损伤引起的相关疾病。进一步的药理研究证实毛蕊花糖苷和crenatoside在抗衰老、神经保护方面是两个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化合物,在列当属分布广泛,含量高。. 本项目首次采用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方法对列当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列当属普遍含有与肉苁蓉相同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研究成果具有应用前景。已发表期刊论文8篇,会议论文5篇,预期还会整理7篇文章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这对提高列当属药用植物的认知度,特别是为黄花列当、弯管列当、分枝列当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具有重要学术及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3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4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5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DOI:10.3969/j.issn.1002-5863.2016.15.045
发表时间:2016

王晓琴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97025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123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0140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124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6059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6068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0202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竹节参和珠子参药材关联性分析

批准号:8127402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平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薯蓣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批准号:8117348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高文远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

批准号:38670277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肖培根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重要药用植物类群亲缘学研究

批准号:30530860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肖培根
学科分类:H3204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