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物汤组方原理的基础研究(30070913)"、"四物汤干预血虚证的蛋白质组学相关性研究(30371725)"、"基于代谢组学的四物汤作用机制深入研究(30672628)"的资助下,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四物汤整体性研究已有较好的工作基础。本课题继续以四物汤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现代生物分析等技术,筛选整体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 研究效应即早标志物分子和具有不同PD活性的血清样品成分谱差异及其时相变化,阐明代谢途径和体内动态过程;建立四物汤对药物转运蛋白和P450酶产生诱导或抑制的技术平台,综合分析四物汤各单药对药物转运蛋白、P450酶活性、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确定四物汤效应成分及配伍在酶活性、mRNA水平、蛋白水平对各种亚酶的调控变化,同时与药动学行为相结合,综合阐明四物汤的整体相互作用过程,建立整合药物转运蛋白和P450酶表达方剂整体性研究的新模式。
课题基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构建了四物汤研究的新模式。从化学基础、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成分间相互作用、生物学机制等方面揭示了四物汤成分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内涵。初步阐明了四物汤作用的层次、途径和靶点。. 四物汤配伍对药效物质的影响:利用UPLC/Q-TOF MSE技术表征了4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25个化合物,主要包括来自白芍的8个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和来自川芎、当归的13个苯酞类化合物。采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与活性追踪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苷、阿魏酸、川芎嗪、果糖是四物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四物汤成分配伍对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的影响:考察了四物汤有效成分代表性组分梓醇、藁本内酯、阿魏酸、芍药苷、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有效地区分了生物体内源性成分与四物汤药源性成分,鉴别并探讨了多种灌胃四物汤后在大鼠血清、尿液中发生含量变化的内源性成分及其生理意义. 四物汤与蛋白转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四物汤水煎液能上调Caco-2细胞膜上P-gp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水平,增强了Caco-2细胞P-gp的外排功能。四物汤4种有效成分梓醇和阿魏酸为易吸收物质,芍药苷为难吸收物质、川芎嗪为中等吸收物质,且4种有效成分主要通过被动扩散机制吸收转运。. 四物汤与P450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方对CYP1A2具有诱导作用,对CYP2B6具有抑制作用。四物汤,四味单药,以及两两配伍,四种单体成分对CYP2B1在酶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具有高度一致性。通过对某些亚型的调节,可以看出四物汤组方的合理性,熟地和当归在复方中处于重要位置。 . 四物汤中阿魏酸通过磷酸二酯酶减轻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机制:FA对LPS诱导的大鼠学习和记忆损伤以及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保护作用。FA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FA抑制LPS诱导的PDE4B上调并对抗LPS对CREB和pCREB的下调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基于整体观的中药复方(糖肾方)"系统-系统"的现代基础研究
基于中药整体观的当归补血汤效应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转化的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法
四物汤复方作用机理的数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