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场测量纯引力轨道构造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00207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王兆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育林,李昊,蒋超,谷振丰
关键词:
内编队非引力干扰纯引力轨道重力场测量引力探测
结项摘要

重力场的精确测量是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支撑,对提高我国掌握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和大地水准面精度,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重力测量技术的引力探测是基础物理研究的前沿方向。申请人通过前期预先研究,提出了"内编队"卫星重力测量系统概念及方法,通过构造空间飞行器的纯引力轨道实现对重力场的测量。内编队由内外卫星共同组成,内卫星在外卫星的腔体内飞行,不受大气阻力、太阳光压等非保守力的影响,可沿纯引力轨道运行,从而实现对重力场的探测。本项目将通过对内外卫星相互作用机理、内卫星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内编队控制方法的研究,突破纯引力轨道构造过程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进一步抑制内卫星残余非引力干扰、改善纯引力轨道品质的方法,为空间飞行器纯引力轨道飞行的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项目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重力场测量卫星系统提供解决方案,为将来开展空间基础物理探测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纯引力轨道构造是基于内编队的重力场测量系统的核心技术,对提高重力场测量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应用到引力探测等基础物理的研究中。针对重力测量纯引力轨道构造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建立了重力场测量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和解析分析方法,确定了重力场测量任务对内卫星纯引力轨道构造的指标要求。其次,分析了影响内卫星纯引力轨道构造的主要干扰因素,建立了外卫星万有引力干扰、内卫星热噪声、内卫星电磁干扰、宇宙射线撞击、光压干扰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外卫星万有引力干扰和内卫星热噪声的抑制措施,使其满足重力测量任务的指标要求。最后,提出了基于μ综合的内编队系统鲁棒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模型不确定性、系统扰动和噪声的影响,实现了内外卫星的跟踪保持,确保了内卫星的纯引力轨道飞行。项目研究成果为我国重力场测量卫星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将来空间基础物理探测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王兆魁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57216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87203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低轨道卫星星群探测全球时变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研究

批准号:4080400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罗佳
学科分类:D04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日全食期间的重力场变化以及引力弯曲观测研究

批准号:4087401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方剑
学科分类:D040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轨道沉降的连续运动测量理论与方法研究

批准号:5140528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郑树彬
学科分类:E05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致密天体轨道动力学与引力波

批准号:1117301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伍歆
学科分类:A1803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