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而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重大问题。因而研究生物降解转化黄曲霉毒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较大意义。我们在前期工作中,筛选得到了4株可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微生物,包括3株细菌和1株真菌。经重复验证,HPLC分析,发现AFB1被这4种微生物降解,并出现了新的产物,其中1株细菌对AFB1的最高降解率达到80%。为进一步了解转化产物和相关酶的特性,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筛选的有降解活性的微生物进行比较鉴定;对目标微生物降解AFB1的代谢产物的性质,毒性进行分析,对相关酶进行分离研究。这将对进一步研究AFB1的生物降解,以及生物降解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表达调控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黄曲霉毒素是丝状真菌产生的具有强毒、致癌的次级代谢产物,常常造成农产品和食品的严重污染。在防控真菌毒素中,生物降解,尤其微生物的作用一直受到重视。本项目以微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为目的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AFB1结构类似物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到10株AFB1降解菌,其中从金毛羚牛粪便中筛选出的菌株F4降解活性最好。F4菌的培养液在37℃与AFB1作用72h,去除率达90.0%。经多相鉴定,F4属于施氏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tutzeri)。.F4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内。pH和温度对降解水平影响显著,Mg2+对AFB1降解有增强作用,降解率增加7.68%,Cu2+抑制降解活性,降解率下降51.1%。同时分析了F4降解毒素的影响条件,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5℃、pH7.0、Mg2+ 1.0 mM,此时AFB1降解率达97.34%。.蛋白酶K和SDS对F4的活性蛋白有抑制或破坏作用,使降解活性有较大下降。经过AFB1诱导的F4对毒素进行降解时,降解率未见明显提高。结果表明,F4产生的能够降解AFB1的活性物质为生物酶,且该酶为非诱导性胞内酶。.一级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表明降解产物2的分子量206.0564,分子式C11H10O6。二级Q-TOF检测发现产物2与AFB1有多个离子碎片相似,表明产物2与AFB1母体同源性很高,进一步确定了其为AFB1的降解产物。对产物2的极性、降解前后降解液的pH变化及产物2的二级质谱碎片结构进行逐步分析,得到产物2可能的结构式,为6-甲氧基-[4,9]苯并-2,10,11,13-四氢-[11,13-环氧乙烷]双呋喃,从而明确了AFB1转化为产物2的降解途径。.Ames试验结果表明,AFB经F4生物降解后,致突变性显著降低,降解产物的致突变性可被定为致突变阴性,即低毒或无毒。说明F4将AFB1降解为低毒或者无毒的产物。.通过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和分子筛层析纯化AFB1降解酶(AFB1- degrading Enzyme, ADE),ADE被纯化了123倍,比酶活为64×103 U/mg。ADE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 kDa;最适反应条件为30℃、pH6.0;Cu2+对ADE酶有抑制作用,Mg2+、Zn2+、Mn2+和Fe3+影响不大;表观Km值为5.61×10-5 mol/L。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催化降解底物的分子机理及其定向改造的研究
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源黄曲霉毒素降解酶的筛选及其降解机制的研究
真菌黄曲霉毒素解毒酶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的研究
基于基因改造提高重组粘细菌黄曲霉毒素降解酶热稳定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