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额济纳荒漠地区蒙古族原住民与当地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他们对当地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因子的认识、利用、管理、保护、破坏和干扰及其途径、驱动力、机制和相关生态文化内容内涵,分析评价传统生态知识、经验和技术的合理性、实用性及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为荒漠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和建设之间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近代租界城市日常空间生产与演化 以天津英租界休闲空间为例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分析: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例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在额济纳荒漠盐化土壤的吸水机理研究
额济纳荒漠非饱和带记录的大气降水补给及其古环境意义
流域分水对额济纳荒漠河岸林径向生长影响的树轮学评估
额济纳绿洲胡杨繁殖适应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