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科(Tabanidae)药用虻虫mt CO I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李军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崔光红,唐仕欢,吴志刚,胡娟,赵静雪
关键词:
COI基因虻虫mtDNA条形码虻科
结项摘要

长期以来,动物类药材真伪鉴别困难特别是节肢动物类药材以及加工炮制成碎块、粉末状态更难以区分鉴别,影响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急需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指标和方法。本项目采用DNA条形码技术,以虻科两属10种常见虻虫商品药材、馆藏标本、实地采集标本为研究样品,对其mt COⅠ基因进行提取、纯化、扩增及测序分析,以期建立适合节肢动物类药材鉴定的准确、灵敏、快速的DNA标准条形码和标准操作规程,并在芫菁属的4种药用斑蝥进行示范应用,为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提供技术支持;进而探索建立中国药用动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和标准。

项目摘要

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药材市场流通的中药材虻虫的分子鉴定研究及初步分析。以产地为四川、湖南、河南、内蒙古、云南、北京、浙江、陕西、辽宁的市售中药材虻虫为样品,对其中95头个体进行总DNA提取和mtCOI基因片段扩增,对所得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和序列聚类分析。剔除12个异常数据后,83头个体聚类分为7支,与其形态学分类基本吻合,但仍存在种间交叠的部分。我国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虻虫药材物种较多,可用DNA条形码技术为虻虫药材的分子鉴定真伪奠定基础,而现阶段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的补充与验证方可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OI:10.1051/alr/2019003
发表时间:2019
3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4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DOI:10.1093/nsr/nwaa007
发表时间:2020
5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DOI:
发表时间:2018

李军德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麦角菌科资源及该科DNA条形码研究

批准号:3167002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邱君志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研究——以胡桃科植物为例

批准号:3074008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睿琦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石斛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复合序列鉴定研究

批准号:8107300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姚辉
学科分类:H3202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MT-I和MT-II基因定位致变小鼠的制作

批准号:39770391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吴鹤龄
学科分类:C0602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