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DNA条形码序列筛选研究在取样上尺度较大,而对具体类群的研究较少,1个科或1个属只用很少的种类作为代表。DNA条形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属内物种水平,而生物条形码协会建议的植物DNA条形码rbcL和matK序列分子进化速率较慢,在种级水平上分辨率较低。申请者前期研究表明matK序列不能有效鉴定石斛属物种,本研究拟对石斛属叶绿体和核基因DNA条形码候选序列进行综合评价,通过PCR扩增效率,不同序列的测序效率和测序质量,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种内最大、种间最小遗传距离进行比较,确定种间鉴定的阈值;以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s等方法对不同序列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性大小统计学检验;对不同序列进行barcoding gap分析,以BLAST等方法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定效率,建立石斛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复合序列鉴定体系,为石斛属药用植物鉴定、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依据。
石斛属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形态近似,常规方法难以区分,因而对其快速准确鉴定成为安全用药的前提。本研究采集石斛属及其混伪品45种,对其叶绿体accD、rpoC1、rpoB、ycf5、rbcL、matK、psbA-trnH、psbK-psbI、atpF-atpH和核ITS、ITS2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ccD、rpoC1、rpoB、ycf5、atpF-atpH序列中石斛属物种中变异较小,不适合作为其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rbcL、matK、psbA-trnH、psbK-psbI、ITS和ITS2序列获得率分别为86.3%、94.7%、88.4%、78.9%、94.7%和94.7%。ITS2的种内种间变异均最大,ITS次之,rbcL最小;ITS2和ITS的barcoding gap较其他序列明显。复合序列分析表明,ITS2+psbA-trnH的鉴定效率可达98.8%,适合作为石斛属药用植物及其混伪品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风毛菊属(菊科)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鉴定
基于全叶绿体基因组分析筛选乌头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
中国重楼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研究及其分类整理
中国贝母属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研究及其分类整理